發生疏松的骨質就好比一根完整的木材,被白蟻蛀得到處是洞一樣,經不起任何承重和沖擊,如遇輕微碰撞就會發生骨折。
一位脊髓灰質炎病人,男性,42歲,能夠行走,但一側偏癱。骨密度報告單顯示,健側骨密度略低於正常,而偏癱側骨密度嚴重骨質疏松,可見長期不負重的肢體骨量流失很大,這就是典型的廢用性骨質疏松。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因為人體的骨組織是一個有生命的組織,在它堅硬的外殼下面,隱藏著轟轟烈烈的拆除與建設活動。首先,破骨細胞介導去除陳舊的骨基質,產生吸收凹陷,然後成骨細胞填充吸收凹陷,鋪設新的骨基質,這就是骨骼的重建過程。骨組織就是通過不間斷的骨重建過程,新骨代替舊骨,保持骨骼的年輕化。 當人體長期運動缺乏時,成骨細胞的活性會顯助降低,破骨細胞活性顯助增加,骨拆除大於骨建設,骨密度下降,骨質量下降。 當人體運動時,關節的活動,拉動肌肉收縮,再直接作用於骨組織,骨組織不停地受到刺激,骨內血流量增加,成骨細胞的活性增加,骨密度增加,骨骼強健。 所以千萬不要小視運動對骨質疏松的影響,平時要多做些戶外運動,曬曬太陽,在成年期前可以獲得較高的峰值骨量,在成年期後,可以減緩骨量的流失。這樣就不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症。運動還可以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增強肌肉的力量,增加機體的平衡能力,運動還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反應性,改善平衡功能,改善精神面貌,減少跌倒的風險,減少骨折危險。所以說好骨骼要靠“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