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類風關治療需達標 鍛煉飲食不能少

類風關治療需達標 鍛煉飲食不能少

  9月19日上午,廣東省中醫院風濕科在總院舉辦了關於類風濕關節炎的的健康教育講座。風濕科黃清春主任、儲永良副教授、何曉紅副教授和黃閏月副教授向患者及其家屬們普及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外表現、治療和自我管理、功能康復及飲食調理知識,並為到場聽眾答疑解惑。

類風關治療需達標 鍛煉飲食不能少

  黃清春:類風關治療達到臨床緩解後勿隨意停藥

  講座正式開始之前,黃主任向在場各位問道:“在類風關的腫脹、疼痛、僵硬症狀完全緩解後,還有多少人願意繼續服藥?”現場一百多人中,只有一二十人舉手。隨後黃主任稱,類風濕關節炎無法治愈,治療以通過定期檢測、使用固定藥物達到和維持臨床緩解為目標,因此持續緩解、避免疾病復發、進行科學的自我管理尤為重要。

  美國風濕病協會提出了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緩解標准:晨僵不超過15分鐘、無疲乏感、無關節疼痛、關節或軟組織無腫脹、血沉小於20mm/h(男性)或30mm/h(女性),符合其中五項或五項以上者,則達到臨床緩解。

  黃主任介紹,目前的醫療發展只能使70%左右的患者能達到臨床緩解,“若達不到臨床緩解,至少也要達到一級疾病活動度”。最常用的疾病活動度評估方法為歐洲風濕病學會的疾病活動分數(DAS28)計算法,根據人體左右各14個主要關節的疼痛數結合炎症指標進行換算。

  達到臨床緩解後還要不要吃藥?黃主任表示,若患者發病年齡早、高滴度RF或CCP陽性、影像學或超聲提示關節骨質破壞、具有關節外表現及並發內髒損害,則說明預後不佳。“這種情況下,患者需要繼續治療,甚至需要長時間的持續治療”。對於達到治療緩解並穩定數月的患者,可以考慮從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開始逐步減藥。

  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需要遵循醫囑用藥,適當休息並進行康復鍛煉,注意飲食清淡,居住環境空氣對流好、保暖措施齊全等。黃主任強調,若症狀緩解後隨意停藥,導致疾病復發,再次治療達到緩解的困難將大大增加。

  儲永良:類風濕關節炎不達標治療或危及生命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長期不達標治療,可能會導致一些關節外的表現。儲永良副教授介紹,20%-30%的晚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出現關節外表現,主要有全身表現、類風濕結節、血管炎和內髒損害等。

  全身表現主要為發熱、乏力;類風濕結節最常出現在肘部、鷹嘴、手指、前臂等關節隆突部和經常受壓處,還可發生在心髒、肺、腦等處,若發生在脊髓硬膜外則可導致截癱;血管炎在男性中較多見,病程長,往往累及中小動脈的病變,導致手指發黑、皮膚潰爛等;內髒損害可涉及到肺、心髒、腎髒、肌肉等多種器官和組織,有很多初期症狀是人體感受不到的,若檢查後發現內髒損害,則需及時調整用藥。

  儲永良表示,類風濕關節炎不達標治療,不僅會引起關節腫脹、殘廢,還會造成內髒損害,危及生命。

  何曉紅:類風關康復運動應由易到難

  類風濕是一個容易導致殘疾的疾病,尤其是關節的破壞,因此關節的鍛煉康復非常重要。何曉紅副教授稱,康復的原則是控制疾病病情不發展,休息與運動相結合,緩解疼痛、控制炎症,維持和改善耐力、活動度等。

  活動期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可以用夾板固定在關節功能位置以保證其功能,但不宜超過2周,配合一些物理治療能緩解痙攣和疼痛;穩定期可以繼續物理治療,還可以增添運動療法、作業療法、使用矯形器等。

  何曉紅指出,康復是一個從易到難的原則,不宜過量運動。運動適度以運動後的疼痛經夜間休息能自行恢復為標准。若疼痛持續2小時以上,關節活動范圍減少、腫脹增加,則需要酌情減少運動量。

  黃閏月:類風關飲食調理有“四原則”

  類風濕的用藥很多,有些甚至會對胃造成損傷,因此飲食調理是患者很關心的話題。黃閏月副教授指出,類風濕關結炎患者飲食有四大原則:1.營養要豐富,食物宜清淡;2.食療要對症,選食宜正確;3.烹調要合理,飲食宜節制;4.飲食注意忌口。

  對於類風關患者,要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奶蛋類、大豆類、干果和肉類。黃閏月強調,鴨肉、鵝肉不在其列,“類風關是風、寒、濕三氣合而雜致,鴨肉、鵝肉性偏寒涼,不宜食用”。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食療也是如此。黃閏月建議,選擇食物前,最好先問問醫生自己屬於何種症型。另外,烹調食物時,應多采取蒸、炖、煲湯的方法,炸和烤的方法易使營養流失,並對胃造成刺激。

  雖然類風關的飲食需豐富,但也有些食物不宜吃。除了寒涼食物外,高膽固醇的食物、辛辣食物也要慎吃。最後,黃閏月提醒,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一旦發病就已經出現鈣的透支,因此一定要注意補鈣。

  據悉,本次活動除了名醫講座之外,還免費為患者提供骨密度檢測服務。醫院後期也計劃開通相關微信平台,方便更好的普及類風濕相關知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