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常說的崴腳,是關節及韌帶損傷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在第一次崴腳時,大多人會忍著痛楚一瘸一拐地走路,也不會為“這點子事”跑醫院。殊不知,踝關節是人體惟一承受全身重量和起平衡作用的關節,其受傷會牽涉全身。如果踝關節功能恢復不徹底,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治療需幾個月,甚至需要用石膏固定。這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並帶來生活上的不便。所以應正確面對踝關節扭傷,下面介紹踝關節扭傷的處理方法:
不揉搓
崴腳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坐下來揉一揉。殊不知,這樣做可能會使病情越來越重。
崴腳後,局部的小血管會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混合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如果受傷後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或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淤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加重血管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
先冷敷
崴腳後,首先要確認崴傷程度。一般來說,如果崴腳以後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或走路,感覺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在筋肉上,這種情況大多是扭傷,可以自行處置。具體方法是先冷敷後熱敷,因為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破裂的血管24小時內仍然有出血的傾向,故要先冷敷,以控制傷勢發展,每次10~20分鐘,每6小時冷敷一次。待24小時後方可熱敷,這時出血停止,熱敷可以消散傷處周圍的淤血。需要提醒的是,扭傷後24小時內,不宜內服或外敷活血藥物。
後固定
如果活動足踝時有劇痛感,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裡面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面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診治。如果由於條件限制一時去不了醫院,可以暫時使用簡便物品,如木條、書本、圍巾、繃帶等固定受傷部位,盡可能減少活動,並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