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淺談肘關節復位注意事項

淺談肘關節復位注意事項

  關節脫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由於不正確的受力,或者過大的受力使我們的身體的關節錯位。其中肘關節錯位是我們遇見的比較多的一個類型了。關節脫位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可以見到,但是對於關節脫位整復後如何護理很多的人還是不知道的,為了讓我們身邊一些不起眼的小病不能夠肆意妄為,我們就要讓我們這方面權威的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關節脫位整復後如何護理。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肘關節復位要注意的幾點,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節脫位又叫脫臼或脫骱,是指組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脫位可分為先天性、外傷性、病理性和習慣性脫位四種。如按脫位程度來分,可分為半脫位和全脫位。按脫位後的時間來分,又可分為新鮮脫位和陳舊性脫位(指脫位超過三周以上者)。

  肘關節由肱骨、尺骨和桡骨組成,主要功能為彎曲和伸直動作。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沖力迫使尺骨的鷹嘴穿破關節囊和韌帶而向後脫位。沖力較大時,常伴有肱骨內上髁撕脫性骨折。此病產生後,除有外傷史和疼痛外,可見到肘部腫脹、半屈曲狀畸形,且肘部向後突起。

淺談肘關節復位注意事項

  正常人肘關節伸直時尺骨鷹嘴與脹骨內上踝、外上髁三點成一直線,屈肘後此三點成一等邊三角形。而脫位後此三點關系改變 肘關節伸屈功能完全喪失。肘關節脫位後,應請醫生給予復位,復位後將肘關節屈至90度,用三角巾或繃帶懸吊胸前,或用長臂石膏托外固定。2~3周後去除外固定,繼以積極的功能鍛煉,以恢復肘關節的功能。

  肘關節脫位治療並不是很難,但是治療之後如何護理就很重要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很難恢復,所以我們要有正確的方法來護理關節脫位。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關節脫位整復後的護理方法:

  1、早期注意觀察手部血運。因為導致肘關節脫位的暴力較強大,脫位時移位的關節可能對血管造成壓迫或牽拉,時間一長,會出現手部供血不足,甚者出現肢體壞死。所以要觀察甲床充盈時間、手指的感覺運動和無異常變化,以早發現早處理,防患於未然。

  2、鍛煉時以屈肘動作為主。由於關節囊破裂及周圍肌腱韌帶損傷,所以復位後需配合夾板或石膏固定2-3周。但固定又易出現肌腱粘連、攣縮,造成關節僵硬。鍛煉在復位後就應開始。固定期間鼓勵患者做上肢肌肉舒縮練習,活動肩、腕及手指,解除固定後逐漸開始活動肘關節,以主動鍛煉為主,配合被動活動,以疼痛不加重或不出現為度。

  因伸肘功能可利用手提重物而很快恢復,故肘關節鍛煉以屈肘為主,如將前臂置於桌面或牆壁上,以上半身壓力,向前向下壓迫,使肘關節有控制地屈曲,夜間以頸腕帶懸吊患肢以保持白天鍛煉所取得的屈肘角度。

淺談肘關節復位注意事項

  3、肘關節是骨化性肌炎的好發部位,一旦發生,則難以挽救關節功能。在鍛煉時強調主動活動為主,切忌他人強行拉扳。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介紹的肘關節復位的重要幾點以及關節脫位護理的三種方法。不過肘關節復位之後還要做好護理工作,不然前期的關機復位也是徒勞的。肘關節脫位的患者們一定要認真做好這些工作以便快速康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康的成長,但是對於我們會遇到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准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