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CSM)在 50 歲以上患者常見,進行性 CSM 可壓迫、甚至損傷脊髓。好在 CSM 可經減壓、前路重建和融合治療。可依據臨床情況選擇前路,後路或前後聯合手術。前路手術主要方法為前路椎體次全切除 + 融合(ACCF)和前路間盤切除 + 融合(ACDF),都安全有效。然而,CSM 多累計多節段,手術治療具挑戰性。
多節段 CSM 采用 ACDF 還是 ACCF?ACDF 既實現減壓,又保留脊柱穩定,植骨移位發生率低;但有學者認為多節段 ACDF 不適用:椎體後方減壓不徹底,術中視野有限,植骨與椎體間界面多而假關節率高;ACCF 減少了植骨與椎體界面,減壓更徹底,提供了植骨來源,缺陷為並發症發生率高,植骨易於移位。究竟哪個更好呢?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外科的學者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提示頸椎 2 節段 ACCF 與 3 節段 ACDF 療效相當,文章發表在近期的 Spine 上。
該研究共納入 2006 年至 2012 年間因 CSM 行 2 節段 ACCF 和 3 節段 ACDF 的病例。選用哪種手術方式,由手術醫師根據術前情況確定:如果壓迫來源於椎體後方中部,則行 ACCF(圖 1 左圖:充填自體或異體骨的融合器 + 钛板);否則行 ACDF(圖 1 右圖:充填自體或異體骨的融合器 + 钛板)。前路術中如果螺釘把持力度差,則加做頸後路融合(PSF),即側塊螺釘 + 後外側融合。
主要評估指標包括:矢狀位 Cobb 角度;鄰近節段疾病(ASD)需手術;頸痛視覺模擬評分 VAS、Nurick 評分。次要指標包括:出血量;住院時間;圍手術期並發症;影像假關節率。
結果顯示,6 年間,20 例患者行 2 節段 ACCF(圖 2),35 例患者行 3 節段 ACDF(圖 3)。術前 Nurick 評分 ACCF 組高(2.1 比 1.1),ACCF 組加行 PSF 的病例多於 ACDF 組(60%:17.1%)。ACCF 病例出血量多於 ACDF 病例(382.2 ml:117.9 ml),住院時間長(7.2 天:4.9 天)。對單純前路的子組而言,ACCF 與 ACDF 住院時間無差異(3.1 天:4.4 天)。術後 Cobb 角,ASD 而手術(6.3% 比 3.6%,圖 4),假關節率(6.3%:7.1%,圖 5)。頸痛 VAS 改善和 Nurick 評分無差異。
綜上,前後聯合手術:ACCF 住院時間長,出血量多於 ACDF;只做前路手術,2 節段 ACCF 和 3 節段 ACDF 住院時間相近,圍手術期並發症率類似。2 節段 ACCF 與 3 節段 ACDF 術後頸椎前凸,需手術的 ASD 發生率、假關節率、神經功能改善和疼痛緩解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