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中醫骨科 >> 中醫按摩師的整脊觸診心得

中醫按摩師的整脊觸診心得

  最初開始多是摸腰間盤突出,大家知道腰間盤突出多在腰三四,腰四五,腰五骶一最常見,且腰椎一共只有五節,我先令患者站立,面對床彎腰手扶床邊(自然站立,兩臂兩腳平行),站其後先定位腰四,再從胸十二向下,一一摸各椎棘突,我最初是只用一個拇指摸的,自上而下摸起來,大體上應該距離均遠,高度基本一致,如果某一節高起或凹下,再按下該節上下兩個間隙及左右兩邊有無壓痛,再稍向外摸該棘突周圍的四個夾脊穴有無壓痛,多能找到壓痛點。如果某兩節距離明顯與其它距離不同,多是此處疾患,按前法觸摸其周圍四點。

  胸椎的檢查法基本同腰椎,很多胸椎的棘突間正中會有壓痛

  最初多是邊摸邊詢問患者(懷疑此處有問題了再按壓詢問,不必每處都問難辨主次混淆自己的認識,到處按壓也會令患者自身感覺出錯,最後弄得處處都痛了),患者說此處有壓痛時再仔細感受此處有何異常。

  後來又漸漸摸椎間隙的不同,如果某個椎間隙突然變寬或變窄,其本身或兩旁多會有壓痛,甚至其上下節椎間隙也會有壓痛。

  再後來想到了西醫脊柱望診的按壓棘突變紅,看過幾次無法仔細辯明,於是改變策略,先輕輕的摸到棘突的最中線,用指甲掐一下,再摸到下一節最中線掐一下,整體掐完,如果相領的兩個掐線差距很大,多說明有問題。而後又學會將兩拇指相對,分別放到上下相鄰的兩棘突上,指腹最中點摸到棘突最中點放放置好,如果兩棘突不在同一條線,很容易從對頂拇指的位置看出來。我又想到了摸棘突的兩邊,沿著棘突一邊自上而下摸,如果突然明顯偏出,即考慮有問題,可後來發現有些下一棘突確會明顯較上一棘突粗寬,於是學會了兩個拇指一起沿棘突兩邊觸摸如果兩邊均增寬且幅度一致,即無問題,如果兩拇指均突然偏向同一方向,大多是有問題。後來參考了一些資料,試用三指觸診,中指放於棘突上食指無名指放兩邊自上而下的摸,檢查曲度和棘突偏歪。

<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zypd/'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zypd/' target='_blank'>中醫</a><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zypd/zyts/tnam/'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zypd/zyts/tnam/' target='_blank'>按摩</a>師的整脊觸診心得

  在用雙手拇指沿棘突兩邊觸診時,發現病變部位的夾脊穴附近往往肌肉緊張,甚至有些條索樣物質,於是總結出雙手拇指觸診時,不僅可用桡側來感覺棘突的偏歪情況,更可將拇指垂直於脊柱,前後推尋按感受肌肉緊張度和有無病理反應物,如有,多是此處有問題。

  站立位摸完了再做西醫的體征檢查(如拉塞格征等),然後再臥位檢查,姿勢要求放松擺正,如身體偏歪,多是不能放松的一側為患側。臥位檢查同站位一樣,一一選用觸診手法,我現在多是先用三指觸診,再用雙手拇指觸診法和單拇指觸診相互結合的觸摸,在懷疑異常的位置再用雙拇指相對和尋找病理反應物等方法觸摸,各觸診法相互印證,站立和俯臥位相互印證,反復檢查並最終確認。

  胸椎的檢查法基本同腰椎,很多胸椎的棘突間正中會有壓痛。

  頸椎最初用腰椎的方法,發現許多不靈,後分析頸椎棘突多有分叉,且長短懸殊,且頸旁肌肉隆起高過棘突,用雙手觸診時不方便。後來總結用單手拇指自上而下壓觸,如果很容易摸到的多是患椎(第七頸椎除外)。

  後來在頸椎按摩的過程中,發現指下橫突明顯異常的,附近多有壓痛,於是想到頸椎橫突的觸診,一開始是用按摩的方法觸摸,後來參考腰椎雙手拇指觸診法摸到異常橫突再摸該椎棘突,參考觸診,後又根據一些資料的雙拇指橫突觸診改進,使觸診准確率更高!

  現在對頸椎的觸診多是先單手拇指摸頸椎棘突,再雙手拇指觸摸頸椎橫突,觸到異常橫突時再觸摸該處棘突,相互參考結果。

  後來又根據一些神經的分布規律,以及參考一些資料的脊神經與疾病分布圖等,根據疼痛的部位和一些疾病來判斷哪節脊椎的改變,即神經定位診斷,後又將其反面施實,在觸診定位基本確認時詢問患者是否有一些相關疾病,多令患者驚訝,現在我的很多患者都認為中醫不僅有摸脈診病還有摸脊診病。

  還可根據肩、髕的高低和腿的長短來分析可能哪一邊的疾病,我現在正在研究如何據此分辨何段椎體異常,不過具體定位的方法還沒有頭緒。

  我的病人中,真正頸椎病,頸部不適的患者頸4,5有問題的較多;有些肩背酸累的,還算不得疾病的,頸7,胸1,2較常見,也遇到過很多頸2有問題的,有些也很嚴重。

  腰部最常見的是腰4,5;腰3和骶1次之,

  其實胸椎有毛病的人很多,但多數不是表現出局部疼痛(無自感疼痛,但多有壓痛),而是一些心肺胃腸的不適。

  這個情況很普遍,個人認為與發病方式、部位、時間等發病因素有一定關系,外力引起的急性發病肯定症狀較重,長時間姿勢不當引起的可能觸診較重但症狀不一定重。

  與患者自身體質也有很大關系,如年齡、胖瘦等因素。最常見的如同是腰45椎間盤左側突出0.3,但也許一個痛得厲害,另一個甚至可能一點感覺都沒有,這與椎管粗細,局部神經分布,發病方式等均有關,觸診也是同理。

  脊柱觸診本身也是隔皮猜骨,而且這個骨還特復雜,難免有些偏差,比如我在頸部觸診時,剛開始學會橫突觸診,覺得好用,准確率高,就忽視了棘突的觸診,結果按壓自認為有問題的地方問診驗證,慢慢發現也不盡准,後與棘突觸診聯用感覺更好更周全准確,比如有些疼點緊貼棘突旁,有些痛點卻在夾脊附近,有些有病理反應物(如條索)的多在反應物附近。應該多方面綜合觸診驗證,體驗多了自然經驗多了,准確率應該能更高。

  個人總結一般情況下棘突距離的變化引發的症狀可能較輕,高低位置變化稍重,偏歪更重些。如是脊柱的偏旋或彎曲,即使症狀不重,病情也是重的,當是捨症從診,不能因為症狀輕就以為沒事,還當結合西醫的體征檢查等,有條件的與影像學檢查相對照。

  且不可因影像學資料豐富忽視觸診,有些情況較輕影像學並不明顯,稍有問題也可能不報的(比如平片上兩相鄰棘突略有偏離,你猜影像科會報嗎,而觸診的話可能非常明顯),而我們非影像專業的看得非常高明的也不多,且不可像一些西醫那樣離了檢查不會看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