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性代謝骨病,表現為骨礦含量減少,骨的微細結構發生變化,骨的韌性降低,輕微外傷便可發生骨折。骨質疏松有5個特點:一是發病率高。骨質疏松症是代謝疾病中發病率之首,並隨年齡增高而增加。男性約為20%左右,60~70歲婦女有1/3患骨質疏松,而80歲以上可高達2/3的人患骨質疏松。全世界大約有2億人患有骨質疏松,而我國估計骨質疏松患者有6000萬~8000萬;二是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是多種原因所致的多種的病症,是一種多原因多果的表現;三是治療方法的多樣;四是死亡率高。骨質疏松的嚴重後果就是骨折,而且是多部位、多次性骨折,特別是髋部骨折,需長期臥床,帶來了許多並發症,死亡率為15%~20%;五是花費高。國內沒有確切數字,而美國每年為此耗資100~150億美元。
由於導致骨質疏松的因素有很多,而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復到原有的狀態,因此未病先防是關鍵。未病先防,增加骨量儲備,阻止鈣質繼續流失,將會大大減輕骨質疏松的程度。而均衡的營養和適度的體育鍛煉是標本兼顧的有效方法。骨質疏松症的“治未病”原則是:飲食+運動+藥物+早期骨密度檢測。
為了維持骨骼健康,延緩骨量流失,人體需要每日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醬、海帶、蝦米等。維持每日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戶外運動,保證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預防骨質疏松中具有重要作用。
骨質疏松可分為三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包括絕經後骨質疏松為I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為II型)、繼發性骨質疏松(由其他疾病或藥物引起的)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見於8~14歲青少年,與遺傳有關)。
中醫學從五髒功能變化認識骨質疏松發病,中醫學認為“腎主骨藏精”、“腎其充在骨”、“腎主身之骨髓”等。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在於整體調節。與西藥相比,是多環節、多靶點相關集合作用,且很少有毒副作用。中醫治療骨質疏松有以下優勢:
補益肝腎壯骨治本
中醫認為“腎”與“骨”密切相關,《素問·五髒生成》曰:“腎之合骨也。”《素問·宣明五氣》曰:“腎生骨髓”,“其充在腎”。即腎藏精,主骨而生髓。清代唐容川的《醫經精義》有“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腎精所生,精足則髓足,髓在骨內,髓足者骨強”的說法,闡釋了骨之固密和空疏是腎精盛衰的重要標志。腎髓充足,則骨骼生化有源,堅固充實,強健有力。若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骨骼失養,脆弱無力。腎衰骨髓枯筋痿,發為骨痿。
腎和肝兩髒關系密切,“乙癸同源”,“母子相生”,肝主藏陰而用陽;腎藏真陰寓元陽,只宜固藏不宜洩漏,為陰陽之本。肝腎交融,相互滋養,則腎精充沛,肝血充盛,筋骨健壯。眾多臨床治療結果顯示:中醫藥補益肝腎方藥具有明顯改善骨密度和骨強度的作用,表明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症不僅可提高骨量,增加骨密度,還可改善骨的顯微結構,增加骨的強度,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率。
通經活血止痛治標
疼痛是骨質疏松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由於骨轉換過快,骨吸收增加導致骨小梁的破壞、消失,以及骨膜下皮質骨的破壞均可引起全身骨痛。此外,由於骨質疏松,骨骼的承重能力明顯下降,而肌肉必然承受更多的力,長久必然引起肌肉疲勞、勞損,從而產生肌肉及肌膜性疼痛,尤以腰、背部為甚。不及時防治會出現骨折、駝背、腰髋膝關節活動受限,呈現“尻以代踵,脊以代頭”的體位。
中醫認為,“腎者,原氣之所系”。腎精所化之氣為髒腑經絡功能的原動力。腎精不足,氣血化生乏源,不能榮養皮肉、筋骨,不榮則痛。腎氣虛,無以推動血行脈中,則經脈不通;腎陰虛脈道澀滯,氣滯而致瘀;腎陽虛不能溫煦推動血液,陽虛生寒,血液凝滯致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
瘀為百病之根,久病多瘀,久痛必瘀。通經活血中藥具有使氣血流通,經絡通暢,強骨止痛的功效。
未病先防安全有效
人們一般認為骨質疏松症是老年病。但是,骨質疏松症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年累月積累的結果。所以,預防骨質疏松要從年輕時期開始。《素問·上古天真論》已有“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搞;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發鬓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腎藏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的記載,古人也有“人過四十,腎氣始衰”的認識,說明人過四十,骨骼失去腎精的滋養而逐漸退化、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