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症屬中醫的“痺證”范疇,亦稱“骨痺”。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骨質增生病因等有關。頸椎骨質增生症容易造成頸椎病,所以要保持良好習慣預防頸椎骨質增生,中醫在辨證分型上,一般主張分為虛實兩大類,虛包括肝腎陰虛和氣血虛弱型,實包括風濕寒邪侵襲,痰濕內阻和氣滯血瘀型。
頸椎骨質增生的中醫辨證治療法
1、痰濕阻滯
【病因】中年以後腎氣漸虛,氣化無力,水不得化氣,即停蓄而為痰飲;且體虛易招風邪侵入,風痰相搏,阻滯頸部經絡而發病。
【症見】頭項強痛,肩臂酸脹不適,肢體沉重,伴有頭重腦脹,胸脘滿悶,少食多寐,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通絡。
【方藥】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黃芩10g,陳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龍12g,膽南星10g。
【功效】本方燥濕化痰,理氣通絡。若兼見瘀阻經絡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龍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力;若兼見有風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靈仙等以祛風濕,止痺痛;若兼見眩暈者,加天麻、白術;兼見胸痺者,加丹參、瓜蒌、郁金。
2、氣滯血瘀
【病因】由於外傷和勞損,使椎體緣組織間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滯經絡發為本病。
【症見】頭頸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處,拒按,夜間加重,伴有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驚惕不安,胸悶胸痛,煩躁,面色不華,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多細澀和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方藥】化瘀通痺湯加味。當歸18g,丹參30g,雞血籐21g,制乳沒各9g,元胡12g,葛根18g,透骨草21g,姜黃12g,穿山甲10g,地龍12g。
【功效】本方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烏、細辛;偏熱者加敗醬草、丹皮。若氣虛者加黃芪;若兼見痰濕者,加白芥子、膽南星;若兼有胸痺者加薤白、郁金、瓜蒌、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