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折 >> 關於骨折 >> 什麼是應力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什麼是應力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又稱行軍骨折或應力性骨折,多因骨骼系統長期受到非生理性應力所致,好發於胫骨、跖骨和桡骨,臨床上無典型的外傷史,早期X線平片通常為陰性,容易漏診或誤診。

  疲勞性骨折,易發生在骨骼應力集中的部位,是常見訓練傷之一,在部隊訓練中發病率較高,國外報道為31%,國內報道為16.9%。與超強度訓練或姿勢不當有關,多發生於頻繁的長跑、越野訓練或單一課目的超負荷訓練中。此外,也常見於足部承重較多的運動員,如籃球、足球、網球、田徑、體操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亦可見於經常堅持大運動量鍛煉的中老年人。

  病因

  局部長期受反復集中的輕微損傷後,首先發生骨小梁骨折並隨即修復,如在修復過程中繼續受外力作用,可使修復障礙,骨吸收增加,反復這一過程,終因骨吸收大於骨修復而導致完全性骨折。

什麼是應力性骨折(疲勞性骨折)

  症狀

  臨床特點是局部疼痛,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好轉,無夜間痛。局部可有輕度腫脹和壓痛,應力試驗陽性。

  1.跖骨疲勞性骨折這種骨折常發生在新兵訓練或長途行軍之後,故又稱為行軍骨折。

  2.肋骨疲勞性骨折老人多有骨質疏松,如因慢性支氣管炎而長期咳嗽,肋間肌反復猛烈收縮,則可產生肋骨疲勞骨折。

  3.胫(腓)骨疲勞性骨折田徑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腓骨下1/3或胫骨上1/3易發生疲勞骨折,這與小腿肌反復、猛烈收縮有關,又與足掌跳躍下著地的間接暴力有關。

  檢查

  X線拍片檢查,開始2周~4個月大多為陰性,隨後可表現為骨膜增生、骨折線、骨痂或新骨形成。CT掃描可見骨髓腔密度增高及局部軟組織增厚,為早期診斷提供重要的依據。

  治療

  治療方法與暴力骨折基本相同。骨折沒移位或輕度移位,采用手法復位、固定、制動等方法治療,後期再進行康復功能鍛煉。症狀較重,斷端出現骨化現象或發生骨不連,骨折愈合較為困難,需手術切開復位或石膏外固定治療。

  疲勞性骨折發生後,如得不到及時休息,作用力持續存在,骨小梁斷裂將導致完全性骨折,故患者應及時休息,糾正錯誤動作、姿勢,避免應力反復作用於傷處造成再傷。本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預防,一般預後良好。

  骨折後期的康復治療

  四肢應力性骨折,尤其是關節及關節周圍骨折術後的康復,最重要的是關節活動度和肌力的訓練。

  早期關節活動度訓練要以被動活動為主,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條件可使用持續被動活動機進行功能鍛煉。術後3天可開始逐步加強主動的關節活動。康復訓練要逐步加大並維持關節的最大活動度,切忌小范圍快節奏活動,這樣不僅無助關節活動度的改善,而且對骨折局部也有影響。

  肌力訓練:人體上下肢的功能各有側重,上肢側重於精細動作,這些功能的恢復是功能鍛煉的重點。鍛煉時要注意手指屈伸都要達到最大限度,以防止手部關節僵硬粘連。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負重,但在下肢骨折愈合前如果過度負重會造成固定物松動、折斷,所以下肢骨折的康復一定要遵循“早活動、晚負重”的原則。股四頭肌是大腿前側的一塊重要肌肉,傷後和術後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很容易萎縮,而且一旦萎縮很難恢復,直接影響功能康復結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