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折 >> 骨折常識 >> 骨折現場固定技術

骨折現場固定技術


    骨折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損傷,為了避免骨折的斷端對血管、神經、肌肉及皮膚等組織的損傷,減輕傷員的痛苦,以及便於搬動與轉運傷員,凡發生骨折或懷疑有骨折的傷員,均必須在現場立即采取骨折臨時固定措施。

    一、骨折的判斷

    1.劇烈的疼痛:由於骨折處的尖端刺傷周圍組織的血管、神經,活動時骨折局部劇烈疼痛,並有明顯壓痛、腫脹。

    2..畸形:骨折部位在肌肉的作用下,形態改變,如成角、旋轉、肢體縮短等。

    3.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骨折斷端相互碰觸時出現的聲音和感覺。嚴禁有意去做此項檢查。

    4.功能障礙:骨的支撐、運動、保護等功能受到影響或完全喪失。

    二、常見骨折的固定方法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

    夾板固定法:用兩塊夾板分別放在上臂內外兩側(如果只有一塊夾板,則放在上臂外側),用繃帶或三角巾等將上下兩端固定。肘關節屈曲90度,前臂用小懸臂帶懸吊。

    無夾板固定法:將三角巾折疊成10厘米~15厘米寬的條帶,其中央正對骨折處,將上臂固定在軀干上,於對側腋下打結。屈肘90度,再用小懸臂帶將前臂懸吊於胸前。

    2.尺、撓骨(前臂)骨折固定法

    夾板固定法:用兩塊長度超過肘關節至手心的夾板分別放在前臂的內外側(只有一塊夾板,則放在前臂外側)並在手心放好襯墊,讓傷員握好,以使腕關節稍向背屈,再固定夾板上下兩端。屈肘90度,用大懸臂帶懸吊,手略高於肘。

    無夾板固定法:大懸臂帶、三角巾固定:用大懸臂帶將骨折的前臂懸吊於胸前,手略高於肘。再用一條三角巾將上臂帶一起固定於胸部,在健側腋下打結。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

    夾板固定法:傷員仰臥,傷腿伸直。用兩塊夾板(內側夾板長度為上至大腿根部,下過足跟;外側夾板長度為上至腋窩,下過足跟)分別放在傷腿內外兩側(只有一塊夾板則放在傷腿外側),並將健肢靠近傷肢,使雙下肢並列,兩足對齊。關節處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襯墊,用5~7條三角巾或布帶先將骨折部位的上下兩端固定,然後分別固定腋下、腰部、膝、踝等處。足部用三角中“8”字固定,使足部與小腿呈直角。

    無夾板固定法:傷員仰臥,傷腿伸直,健肢靠近傷肢,雙下肢並列,兩足對齊。在關節處與空隙部位之間放置襯墊,用5~7條三角中或布條將兩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兩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與小腿呈直角。

    4.脊柱骨折固定法:不得輕易搬動傷員。嚴禁一人抱頭,另一個人抬腳等不協調的動作。

    如傷員俯臥位時,可用“工”字夾板固定,將兩橫板壓住豎板分別橫放於兩肩上及腰骰部,在脊住的凹凸部位放置襯墊,先用三角巾或布帶固定兩肩,再固定腰骶部。現場處理原則是,背部受到劇烈的外傷,有頸、胸、腰椎骨折者,絕不能試扶著讓病人做一些活動,以此“判斷”有無損傷。一定要就地固定。

    5.頭顱部骨折:頭顱部骨折,主要是保持局部的安定,在檢查、搬動、轉運等過程中,力求頭顱部不受到新的外界的影響而加重局部損傷。具體做法是,傷員靜臥,頭部可稍墊高,頭顱部兩側放兩個較大硬實的枕頭或沙袋等物將其固定住,以免搬動、轉運時局部晃動。

    目前國際上采用讓病人臥於特制硬板上,然後用帶子固定頭顱部;或用頭顱部專用固定裝置,其目的也如上述。頸部骨折也如上述原則,應保持頸部安定。眾所周知,頸部骨折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如果轉運中因搬運、位置不當可致脊髓損傷,可導致高位截癱。

    三、骨折臨時固定的注意事項

    1.如為開放性骨折,必須先止血、再包扎、最後再進行骨折固定,此順序絕不可顛倒。

    2.下肢或脊柱骨折,應就地固定,盡量不要移動傷員。

    3.四肢骨折固定時,應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後固定骨折的遠端。如固定順序相反,可導致骨折再度移位。夾板必須扶托整個傷肢,骨折上下兩端的關節均必須固定住。繃帶、三角巾不要綁扎在骨折處。

    4.夾板等固定材料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要用棉墊、衣物等柔軟物墊好,尤其骨突部位及夾板兩端更要墊好。

    5.固定四肢骨折時應露出指(趾)端,以隨時觀察血液循環情況,如有蒼白、紫绀、發冷、麻木等表現,應立服松開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體缺血、壞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