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今年50歲了,一向腿腳利索的她最近兩三個月來一直覺得左膝有點隱隱疼痛。隨便吃了一點止痛藥,不僅不見好轉,反而有加重的傾向。心中不安的她就去了家門口的小醫院就診,醫生問完病情,做了體檢後就讓她去拍了一個左膝關節的X線片子。放射科的報告上說是“左膝關節輕度退行性變,可見輕微骨贅增生”。臨床醫生看了片子後,說她左膝關節得了“骨刺”,給她配了一點中成藥回去服用,服過之後好像好了一點。
可是,過了沒多久,李女士覺得右膝也開始痛了,而且好像比左膝更厲害,這次,她去了一個大的醫院,又拍了右膝關節的X線片子。放射科的報告上也說是“右膝關節輕度退行性變”,但是卻沒有寫“輕微骨贅增生”。李女士心裡挺高興的,想想這個右膝還沒有骨刺,比左膝要好一點。但是接診醫生卻告訴她,其實,她的左右兩個膝關節得的病是一樣的,都是“骨關節炎”,而不是所謂的“骨刺”,而且,兩個膝關節的病變程度也差不多。李女士聽得似懂非懂:一會兒有骨刺,一會沒骨刺,一會兒又成關節炎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人類的骨骼與關節系統大概在30歲以後就開始老化了。骨骼老化的結果就是其強度逐漸降低(低到一定的標准時就可以診斷為骨質疏松症),關節也同樣會老化。老化的過程通常從關節的軟骨面開始。關節活動的時候,相鄰的兩個軟骨面就會有磨損,最表面的軟骨細胞會被磨掉,下面的軟骨細胞就會再長上來補充,從而完成軟骨面自身的新陳代謝。
然而,30歲以後,軟骨新陳代謝的能力會減弱,磨損的軟骨表面得不到底層細胞的及時補充,軟骨面就會慢慢被磨壞。
當某處的軟骨面被磨光時,下面的硬質骨(軟骨下骨)就會暴露在炎性關節液中,引起疼痛。有時,也會因為各種外因的刺激,關節滑膜會一下子大量分泌關節液,引起關節的急性腫脹積液和疼痛。關節內炎性因子與不正常應力的長期刺激,會使關節邊緣的骨骼出現相應的增生性反應,成為骨贅,即所謂的“骨刺”。可見“骨刺”只是這一疾病變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征象,將之作為疾病診斷名稱是以偏概全。
不難理解,李女士兩次遇到醫生說的“骨刺”和“骨關節炎”本質上是一回事,只是骨刺的叫法並不科學,容易讓患者誤解這種疾病。現在社會上很多廣告宣傳正是針對這一誤解,出現用藥“消融骨刺”等說法。如果知道這種疾病的正確名稱是“骨關節炎”,就不會上當受騙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長期以來,有很多人將“發炎”與“細菌”強扭在一起,所以一看到“炎”字就要用抗菌素,這同樣很不科學。骨關節炎的“炎症”是一種非細菌性的炎症,與細菌無關,哪怕是關節腫脹得再厲害,也很容易與關節感染相區別,也不需要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