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疾病。頸椎上承頭顱下接軀干,神經血管交錯密集,又與生命中樞延腦緊密相連,處於人體神經中樞的重要部位,還是心腦循環的必由之路,一旦發病必然影響到心腦血管和神經中樞,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會引起多種頸源性疾病。
頸椎病的症狀復雜多樣,多數起病時較輕,不被引起重視,早期尚能自行恢復,以後症狀時輕時重,以至於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還會引起心理損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當病變影響到椎動脈時可導致供血紊亂,可出現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記憶力減退、耳鳴、耳聾、視力障礙、失眠、多夢、心悸、氣短、血壓不穩等;嚴重的頸椎病還可導致性功能障礙,大小便失禁,甚至發生腦供血不足、腦栓塞、腦萎縮等頸源性腦病。總之,一個頸椎牽動全身,頸椎病已經直接危害到人類的健康與生存。
頸源性腦病及特征
頸源性腦病是由頸椎病引起的顱神經的問題。頸性腦病有以下特點:(1)年齡多在40歲以上;(2)有頸椎病史;(3)起病較急,症狀的發生與頸部位置改變明顯有關;(4)頸椎病體征為陽性;(5)x片顯示頸椎退變征象。
頸性眩暈多發哪些人群?
眩暈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症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眩暈。其病因是:(1)頸椎退變增生的骨刺或骨刺引發的無菌性炎症組織充血、水腫,壓迫刺激了椎動脈,造成一過性缺血。(2)頸部韌帶、關節、肌肉等深層組織的病變,刺激人神經使椎動脈發生痙攣。(3)少數可能為頸椎肥大性骨關節炎骨刺,壓迫、刺激通過橫突孔的椎動脈,使腦部出現暫時性供血不足。
為什麼會引起頸性眩暈?
眩暈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症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眩暈。其病因是:(1)頸椎退變增生的骨刺或骨刺引發的無菌性炎症組織充血、水腫,壓迫刺激了椎動脈,造成一過性缺血。(2)頸部韌帶、關節、肌肉等深層組織的病變,刺激人神經使椎動脈發生痙攣。(3)少數可能為頸椎肥大性骨關節炎骨刺,壓迫、刺激通過橫突孔的椎動脈,使腦部出現暫時性供血不足。
頸性眩暈多發年齡
頸性眩暈多發生於有頸椎病史的中老年人,如果伴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者則為高危人群。其中臨床表現多在頸部活動時突然發生,猛然扭頭或者頸部過度後屈時更容易發作。除了眩暈外,還會出現嘔吐、大汗淋漓等症狀。輕者持續數秒,重者可持續數日或更長時間方可逐漸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