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位於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共有七塊頸椎骨組成,除第一、二頸椎外,其他頸椎之間都有一個椎間盤。
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
構成椎管的任何結構發生病變,均可使椎管腔變形、狹窄,壓迫其內容物脊髓、脊神經根、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叢,而引起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症狀。
後天性頸椎椎管狹窄1
骨質增生性頸椎椎管狹窄:患者年齡為40歲以上,由於頸椎椎間盤退變,椎體後緣骨質增生,造成椎管前後呈不同程度的狹窄。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後縱韌帶骨化在沿著縱軸方向生長的同時,在水平方向也同時擴大,形成椎管內的占位性病變,使椎管容積變小、椎管狹窄,造成脊髓、神經根受壓。
絕大多數患者起病時無明顯誘因,緩慢發病,因程度不同的外傷、行走時跌倒或乘車時頭頸突然後仰等突發起病,或使原有症狀加劇甚至造成四肢癱。
患者感覺頸部疼痛或不適,逐漸出現四肢的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和膀胱、直腸功能障礙,並進行性加重。查體發生肢體及軀干感覺障礙,深反射亢進,多伴有上肢及下肢病理反向。
先天性頸椎椎管狹窄
2
先天性頸椎椎管狹窄系患者出生前或出生後椎弓發育障礙造成的椎管狹窄,以僅限於椎弓發育障礙的發育性椎管狹窄最常見,亦稱特發性椎管狹窄。
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頸椎由於發育因素,各頸椎的椎管較正常狹窄。頸髓橫斷面,中央部較厚而兩側較薄,在成人的頸髓中部前後徑為8-10MM。
頸椎椎管狹窄的預防
1.避免頸部外傷。乘車時應系好安全帶並避免在車上睡覺。出現頸肩臂痛時,應首先明確診斷並除外頸椎管狹窄,才能進行局部輕柔的按摩,避免過重的旋轉手法。
2.避免受涼、潮濕。夏季尤應注意不要將空調、風扇直接吹向頸部。
3.無症狀者可每天進行數次緩慢的頸部屈伸、左右側屈或旋轉活動鍛煉(低頭、仰頭或轉頭)。加強頸背肌肉的力量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