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清晨醒來,忽然察覺肩膀疼痛了,或肩膀怕冷了,就依葫蘆畫瓢,為自己“下藥”,而這“痛症”,很多普通民眾會對應到耳熟能詳的肩周炎上。可是,肩膀疼痛,就真的只是肩周炎嗎?
長海醫院關節與骨病外科副主任汪滋民教授較為全面地解析了關於“肩痛和肩周炎”的不同之處。
肩痛是否都叫“肩周炎”?
年過半百的陳先生在中學講台上已經辛勤耕耘30余年,一年多前開始出現右肩疼痛。一開始陳老師以為是常年勞累造成的,因此沒有引起重視,僅僅是貼了些外用膏藥,依舊像往常一樣工作。但右肩疼痛的症狀一直沒有緩解,而且逐漸加重,經常在上課寫板書的時候出現右肩疼痛無力,不能上舉等症狀。陳先生去附近的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肩周炎”,先試了西藥,理療和封閉針等保守治療,但常常藥效一過老毛病就又犯了。於是又試了中醫的針灸、推拿和小針刀,沒想到非但沒有改善,還出現夜間肩膀痛,尤其是右側臥位的時候,常常在深夜痛醒後獨自熬到天明。後經專家診斷後才真相大白:原來陳先生患的不是肩周炎,而是劇烈運動造成的肩袖撕裂。
類似陳先生的情況並非個例。其實引發肩關節疼痛的原因除肩周炎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復雜的因素。許多患者往往把不明原因的肩痛誤認為是“肩周炎”,從而造成了許多漏診、誤診和誤治。
肩周炎和肩袖撕裂的區別
肩周炎是一類引起盂肱關節僵硬的粘連性關節囊炎,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疼痛,肩關節各個方向主動和被動活動度降低,影像學檢查除骨量減少外無明顯異常的疾患。好發於50歲左右的人群,也稱“五十肩”。民間也叫凍結肩、凝肩等。它屬於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或有些病人不經過治療,在半年到一年時間裡也會自行痊愈。但是如果長時間不好,連睡覺的時候也疼痛厲害,那這部分病人可能被誤診了,是另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肩袖損傷。肩袖撕裂屬於運動醫學范疇。肩袖是附著在肩關節周圍的四塊肌肉,它們保護肩關節,同時負責完成肩關節的活動。急性損傷常見於提拉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被外力牽扯等;慢性勞損則多發於經常參加運動的老年人群。
肩周炎的疼痛症狀在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可以自行緩解,但不能完全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將肩袖撕裂誤診為肩周炎,而讓肩袖撕裂、肩峰撞擊症等患者進行“爬牆”等功能鍛煉,或人為地強行牽拉,則可能造成已損傷的肩袖的撕裂口增大甚至加重傷情。肩痛患者最好先尋求專業運動醫學或肩關節外科醫生的明確診斷,然後再接受適合自身的治療。
治療肩袖損傷因病情而異
先來糾正2個誤區——
一、按摩師充當專業關節科醫生
肩痛時,我們習慣借助按摩來舒緩疼痛。確實,按摩能起到緩解作用,但不能除根治本,而且肩部不能隨便按摩,不恰當的手法只會弄巧成拙,容易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損傷。
二、肩痛只是小毛病,犯不著動手術
其實肩關節疼痛有很多原因,雖然很多肩關節疾病可以通過各種保守治療或康復訓練來治愈或緩解,但仍有部分肩部疼痛必須通過手術才能達到更好的處理。
理療、藥物等都可以作為病程早期的保守治療來改善疼痛。如果保守治療3個月到半年還沒有好轉的跡象,甚至有些病人再做磁共振時發現肩袖撕裂有擴大的趨勢、肌肉有萎縮的趨勢,就要去做關節鏡下的微創修補手術。對於外傷導致的肩袖損傷,處理起來需要更為積極,只要影響功能和日常生活,建議盡早進行關節鏡下的肩袖修補術,減少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