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肩周炎 >> 肩周炎預防保健 >> 患上肩周炎後如何加強鍛煉

患上肩周炎後如何加強鍛煉

肩周炎是一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關節性疾病,特別是到了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群,肩部活動受到極大限制,而且不敢劇烈的活動,只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方可在後期逐漸的進行適當的鍛煉。但有些患者有很大疑慮,在患上肩周後是加強鍛煉,還是限制活動呢?

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炎症反應以限制活動為主;二、粘連反應可適度鍛煉。

一、炎症反應的鍛煉:炎症反應主要的病理變化是局部組織的充血、水腫,臨床上表現為患處的劇烈疼痛。炎性反應的治療原則是消炎、鎮痛。所以炎症反應期主要以限制活動為主,並輔助使用消炎鎮痛藥物。急性炎症反應期一般會持續2周到3周。在此期間為了防止組織粘連,可以在限制活動的過程中,間歇性進行關節的被動活動,鍛煉以不引起明顯的疼痛為限,患側肩關節可以完成日常生活的動作,但不要做會導致疼痛的動作,在完成關節活動的同時,避免肌肉、韌帶主動收縮而加重炎症反應。如果炎症反應持續存在或者反復發作,就會產生組織的粘連、撕裂或增生。

二、粘連反應的鍛煉:組織粘連所導致的活動受限,是肩周炎最為常見的表現。“凍結肩”康復鍛煉的主要方法有:

畫圓法:患肢由前向後做圓圈式運動,每組10—20次,先由前向後運動5—10次,然後由後向前運動5—10次。

搖肩法:兩手叉腰,兩肩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運動20—30下,轉動由慢到快,由弱到強。

梳頭法:以患側的五個手指當梳,用健側手托住患肘,做梳頭動作,每組10次,逐步做到手能放置於枕後及摸到對側耳朵。

拉手法:雙手伸向背後,健側手握住患側手,將患側手向健側的斜上方牽拉。

擦汗法:屈肘,前臂外側接近前額,做患側前臂向前額擦汗的動作,每組10次,力爭使前臂能逐步觸及前額。

摸頸法:雙手分別交替摸自己的後頸部位,摸到最大高度時維持5—10秒,再放下,每組完成30—50次。

摸牆法:是最為常用的鍛煉方法,患者面牆而立,用患手由低處向高處摸爬,直至手臂抬高到最大范圍,並維持15—30秒,並在每次手指所能摸到的最高點留作記號,檢測每次鍛煉的成效,每組完成20—30次。

展翅法:雙手手指交叉,放在頭頂,雙肘關節先盡力內收,然後再逐漸外展並輕輕向後伸展,同時挺胸以擴大雙肩關節活動的范圍,每組完成10—15次。

鐘擺法:以肩關節為中心軸,將上肢像鐘擺樣進行伸展運動。這是一種被動運動,在活動時沒有肩周肌肉的收縮活動。其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肱盂關節的活動范圍,每組完成10—15次。

了解容易和肩周炎混淆的疾病

1、胸出口綜合征。此病的主要症狀是肩臂痛、手臂發麻乏力等,患臂持重或上舉時症狀加重。與肩周炎的鑒別主要借助一些特殊體征,即Wright試驗、Adson試驗等。X線平片有時可見部分病人存在頸肋。

2、肩手綜合征。本病為一反射性交感神經障礙,通常在損傷後發生。主要症狀為肩、上肢及手部疼痛及運動障礙,伴血液循環障礙。患側肢體腫脹、水腫、皮膚溫度升高,發熱、充血。手指喜取直伸位,被動屈曲時疼痛加重。

3、神經性營養障礙。本病臨床表現為以肩為中心,肩周圍肌肉急性劇痛,隨之出現廣泛的肩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和上舉功能障礙。根據其疼痛更加嚴重、肥肉萎縮更廣泛,並出現肌肉麻痺等特點,可與肩周炎相鑒別。

4、肩關節半脫位。又稱為肩關節不穩定,通常由於運動損傷引起。主要症狀為肩關節疼痛及反復的關節交鎖。被動強制外旋、外展可出現疼痛、半脫位和不穩定感。懼痛試驗陽性。在前後方向上作肱骨頭被動推拉試驗,可發現肩肱關節過度松弛現象。X線片在患肩上舉前後位照射,可見盂肱間滑落現象。碘水、氣體雙重對比造影可見前關節囊膨隆,盂唇缺損或剝離現象。

以上就是有關大家肩周炎的疑慮所在,其實對於患發肩周炎疾病,關鍵在於自己的病情輕重緩急,如果經過醫生的細心診療後,並且醫生囑咐可以適當的進行活動,這時大家不妨進行適當的活動,總之要聽取醫生的建議和自身病情的情況。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