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膝蓋經常性僵硬、發冷,這到底是正常還是病變?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大同和平燒傷骨科醫院院長郭永寶,他說,膝關節僵硬、發冷也是膝關節炎的症狀之一,若遇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不僅會加劇這種症狀,還會嚴重影響人的活動。
膝骨關節炎與哪些因素有關?
膝骨關節炎與年齡、性別、體重、損傷有一定的關系。膝骨關節炎在大於55歲的人中發病率高達80%,其中以女性居多,發病率男性為53%,女性為74.8%。這主要是因為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導致不適症狀多且重。
體重也是膝骨關節炎發病的一個重要誘因。有研究發現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則為4.8倍,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25%-50%的發病率。這主要是因為肥胖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而且由於肥胖患者多出現膝關節內翻畸形,導致受力不均,負荷多加載在膝關節內側,引起了軟骨的破壞,造成了骨關節炎的發生。所以,膝骨關節炎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關節的受力不均,負荷過重。
膝關節炎通常有哪些常用療法?
1、宣傳防病知識、保護關節:首先要讓患者對該病有所認識,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防止關節過度運動和負重,避免關節機械性損傷。嚴重時應制動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減輕體重,使用把手、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與職業有關者,應調換工作。進行有關肌肉群的鍛煉,可保持和改善關節活動,以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2、物理療法:熱療、水療、紅外線、超短波、電刺激等均可增強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等症狀。牽引療法對頸椎病神經根型患者效果較好,可以松弛肌肉,緩解疼痛,並能防止神經根相鄰的組織形成粘連,但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3、推拿和中藥:祖國醫學的推拿、針灸治療在減輕關節炎症狀方面有明顯效果。中藥帖劑可活血止痛,有時亦有良效。
膝關節炎患者日常該如何護理?
1、飲食護理
患者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等。以便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促使軟骨及關節潤滑液的生長,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盡量避免身體肥胖。
2、心理護理
避免患者由於病情或臨床出現的一些症狀產生過重的心理壓力。耐心向患者說明此病的病因、相關因素、病理過程、防治方法等等。避免由於此病病情纏綿,遷延時間長,造成患者焦慮、煩躁的心理。
3、日常護理
(1)及時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減少負重,注重防止對膝關節的進一步磨損,避免長時間頻繁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避免跌打扭傷。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至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座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准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