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關節腫脹與疼痛

關節腫脹與疼痛

  類風濕關節痛的特點是活動後減輕,休息後剛開始活動時又加重,如久坐後站立起步和行走困難;手指和肘屈曲過久以後剛伸直時痛重等等。但這些現象經活動片刻後即減輕,逐漸活動自如,走路的步伐也可加快。

  關節晨僵和腫痛嚴重時,病人部分或全部喪失自理生活的能力。關節痛在早晨、夜裡和陰雨天氣、寒冷、受凍尤其感冒和腹瀉時加重。檢查時可見關節腫痛,局部多半不紅,本色;也有發紅或微紫的,這多見於小兒的足趾或手指關節腫脹時。

關節腫脹與疼痛

  絕大多數類風濕病人是以關節腫脹開始發病的。關節多呈紡錘形或梭形腫脹,且關節疼痛的輕重通常與其腫脹的程度相平行,關節腫脹愈明顯,疼痛愈重,甚至劇烈疼痛。

  檢查時一定要注意有無自發痛與活動痛。自發痛即關節活動時在安靜自然位置狀態下也痛,有時甚至從睡眠中痛醒,這表明病變發展較快或急,且較嚴重;活動痛即當活(運)動關節時才覺疼痛,這表明關節炎症比較輕或趨於緩解。關節疼痛的程度一般可分為自訴疼痛、輕度壓痛和重度壓痛。

  關節腫脹的四肢小關節最易檢查出來,而肩、髋關節腫脹卻不易看出或觸出,但胸鎖關節和啄突關節也可有腫脹和壓痛。關節腫脹和持續的時間可作為診斷的指標之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