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關患者可嘗試這些運動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的破壞、畸形而導致殘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鍛煉可分為關節、肌肉及耐力的練習。 關節的練習主要是緩解晨僵感,減輕疼痛,維持關節的靈活性,改善關節的功能。包括關節的旋轉、屈曲、伸直、伸展等。但在練習過程中,切忌過度追求關節活動度的最大化,要以舒服為度,且動作要緩慢,切忌突然發力。 以腕關節為例,先將雙手平放,以腕關節為支點,手掌逐漸向上抬起,姿勢類似向別人打招呼,盡量做到擺動的最大幅度;保持6秒後,將手放松,慢慢回到開始的姿勢;接下來以腕關節為支點,手掌逐漸放下,並低於腕關節平面,使前臂有向前牽拉的感覺;保持6秒後,將手放松,慢慢回到開始的姿勢。 肌肉的鍛煉可增強肌肉的力量,減輕肌肉的疲勞感,對於長期臥床或因疼痛而缺少鍛煉的患者,可減少肌萎縮的發生。建議采取不涉及關節活動的肌力增強運動。如伸直胳膊,攥緊拳頭,力量用在上臂,最大限度地拉緊肌肉。 耐力練習,主要指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等。在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的同時,有氧運動還可以調節情緒,增進體能,怡情養性。 要根據病情合理安排鍛煉方式 專家提醒,在不同的病情發展階段,要合理安排適當的鍛煉方式。當關節腫脹、疼痛明顯,晨僵時間長,伴有疲倦或肌肉不舒服時,提示關節炎症較嚴重。此時運動不宜過多,可進行關節活動,每個關節重復同一個動作5次,每天練習1-2次,可配合靜止狀態下的肌肉收縮、放松練習,每次用力繃緊肌肉,堅持6秒鐘,每天1-2遍。 當關節疼痛不明顯,只是在關節用力時出現不適,晨僵時間減少時,提示炎症活動減輕,此時可逐漸增加運動量。關節活動可每日反復3-5次,做到關節活動的最大限度,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可適當增加關節伸展運動。同時,可增加對抗外力的肌肉收縮運動,每次使用最大肌力的50%-80%進行鍛煉,每次持續6秒鐘。條件允許者,可嘗試耐力鍛煉,游泳、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病情穩定或不活動的患者,關節無明顯腫痛症狀,此期當以逐漸加大耐力練習為主,游泳、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有氧運動,均可幫助增加耐力和體質。 早期適當合理的運動,可以保持關節的功能位和適當的活動度、防止關節畸形、增強肌力、防止廢用性肌萎縮、提高生活自理和社會工作能力。但在進行運動前,每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仍需征求醫生的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推薦4款藥膳方治療關節炎 鹿茸豹骨灑 原料:鹿茸5g,豹骨20g,枸杞子30g,白酒1000mL。 制法:將鹿茸、豹骨、枸杞子分別洗淨後,放入裝白酒的瓶中,密封,浸泡1周後即可飲用,待白酒飲盡後,可再加白酒1000mL,重新浸泡一次。每天1次,每次飲酒25~40mL,半個月為l療程。 功效:本方具有溫陽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老年骨質增生症,肥大性脊柱炎,症見關節酸痛,遇風寒加重,局部無紅腫等。 山藥烏蛇湯 原料:烏稍蛇肉500g,山藥15g,茯苓lOg,薏米lOg,生姜5片,食鹽、豬油適量。 制法:將烏稍蛇肉洗淨切成小段與山藥、茯苓、薏米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煮沸,添加豬油、鹽、生姜、味精等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本方祛風濕,烏稍蛇具有除風濕,解毒功能,與薏米、茯苓等祛濕藥物配用,更加強了蛇肉的祛風濕作用,故此方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等症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黃焖鳝魚 原料:黃瓜150g,紫蘇lOg,黃鳝500g,精鹽、味精等適量。 制法:黃鳝去除鳝骨及腹內雜物,用鹽擦洗干淨,用滾開水去除血水、粘液,切成小塊。鍋內倒油,燒至八成熱,倒人黃鳝煸炒,放紫蘇、黃瓜,加入適量清水,武火煮沸,放人精鹽、味精等調味品,攪勻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益血,祛濕強筋。《隨息居·飲食譜》謂“鳝甘熱,補虛助力,善去風寒濕痺,通血脈,利筋骨”。紫蘇葉有善解魚蟹之毒的特性,還有芳香健脾,調味的作用。 西洋參炖烏蛇 原料:西洋參5g,烏蛇1條,豬腿肉250g,調味品適量。 制法:將西洋參切片,烏蛇去皮、雜,洗淨,剁塊。取大炖盅一個,把蛇盤放在盅裡,然後把豬腿肉、生姜和陳皮放下,加入紹酒、米醋、食鹽適量納入參片及泡洋參的水,再加清水適量,蓋上盅蓋,用條濕水紗紙將盅蓋縫口封密,隔水炖四小時即成。 功效:益氣養陰,祛風除濕。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