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誤區 >> 關節炎有致殘風險 老少均需警惕和防護

關節炎有致殘風險 老少均需警惕和防護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世界關節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有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這種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目前估計中國大陸的關節炎病人有1億以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一個人的關節健康與否關系到整個身體的健康程度。然而,當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關節問題的困擾。關節損傷、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問題都給人體的關節健康帶來損害。   關節炎有致殘風險 老少均需警惕和防護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有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臨床常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及關節畸形,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強直性脊柱炎多發於年輕人且早期無症狀     一提到關節健康問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老年人的“專利”。事實上,年輕人也會經常遭受關節健康問題的困擾。現在年輕人群中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久坐族”的頸肩綜合征、“電腦族”的鼠標手、“手機族”的手機肘、“開車族”的腰椎病等關節方面的健康問題。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很可能埋藏著巨大的關節健康隱患。目前年輕人關節健康的三大危害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習慣、運動關節損傷、關節疾病。年輕人除了要平時注意自身的關節健康防護,還應該要提防年輕人好發的關節疾病,尤其應該警惕強直性脊柱炎的危害。     強直性脊柱炎好發於16~25歲青年,尤其是男性。目前,我國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約0.3%,據此推算我國患者人數已接近400萬。據專家介紹,強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較隱匿,早期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些病人在早期可表現為下腰背晨僵、疼痛,活動可減輕;以及輕度的全身症狀,如乏力、消瘦、長期或間斷低熱、厭食、輕度貧血等症狀。由於病情較輕,病人大多不能早期發現,致使病情延誤,失去最佳治療時機。隨著疾病的進展,胸、頸部脊椎部位疼痛、活動受限。不但使患者的背部僵硬、脊柱強直、畸形,嚴重時可以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因此,建議年輕男性出現上述腰背晨僵、疼痛等不適症狀時,應及早前往醫院進行強直性脊柱炎的排查。     中老年人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是重大潛在威脅     中老年經常因鍛煉不當,導致骨折、脫臼等骨關節損傷。專家建議中老年人平時鍛煉還需要悠著點,不僅需要防范運動帶來的關節損害,還要警惕關節疾病的侵襲,尤其是中老年女性。     類風濕關節炎是危害中老年女性關節健康的主要罪魁禍首之一。目前,我國大陸地區的類風濕關節炎患病率約為0.2%-0.4%,據此推算患者人群大概是500萬左右。類風濕關節炎早期表現並不明顯,很容易與一般的關節疼痛混淆。在疾病初期,患者僅感覺到1-2個關節疼痛和僵硬,早上起床感覺最為明顯,就是我們俗稱的晨僵。晨僵主要變現為患者晨起後或經過一段時間停止活動後,病變關節出現僵硬,活動受限,影響翻身、扣衣扣、握拳等活動,需經過肢體緩慢活動後這種感覺才消失。一般來說,晨僵的持續時間與病變程度相平行。晨僵時間越長,關節炎症程度就越嚴重,所以僵硬的時間可作為觀察疾病活動及輕重的一個重要指標。病情緩解後,僵硬時間即縮短,甚至消失。     專家指出,類風濕關節炎的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從治療效果來看,早期治療與延遲治療在效果上有很大差別。專家建議一旦出現有關節疼痛、腫脹、晨僵以及其它器官發生損傷的症狀,應及時到風濕免疫專科門診作相關檢查,而不是去骨科、疼痛科就診,以便盡早確診疾病,及早采取干預措施,才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以免造成殘疾,給個人和家庭造成精神和經濟負擔。     中國人口漸趨老齡化,骨關節炎患者越來越多,骨關節炎可影響某個關節的所有部分,引起肌肉疼痛、炎症或行動不便,且骨關節炎患者多合並骨質疏松。該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50%患有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約90%患有此病。除年齡外,體重過重、受傷和糖尿病等也是引發該病的危險因素。廣大中老年人要運動適量,一方面主張鍛煉,減輕體重,減輕關節負重,但另一方面,不主張過度運動和劇烈運動,特別是關節有急性炎症時,或者伴發嚴重的骨質疏松時,因為稍不留神,可能導致骨折或者關節炎症加重。   關節炎有致殘風險 老少均需警惕和防護     “五招”助您遠離關節炎     由於關節炎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除了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以緩解疼痛外,更重要在於病患關節的日常康復。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項。     1.多進行一些物理按摩。     物理按摩有助於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關節活動范圍。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按摩最好由專科醫生進行操作,千萬不可盲目到不正規的小診所進行按摩治療。因為首先按摩並不能起到直接的治療作用,若治療不當,還會加重病情。老年人常有骨質疏松,若按摩用力過猛,往往會造成骨折。尤其是頸、腰椎骨質增生的老年人,更不能輕易進行按摩治療,一旦按摩不當造成骨折,容易出現神經損傷,甚至癱瘓,後果不堪設想。     2.運動時注意保護已受損害的關節。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讓關節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不要盲目地做反復屈伸。有條件可以佩戴四季兼用的關節護具。另外,還要特別注意避免關節的機械性損傷,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如膝、踝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平日要盡量避免上、下樓梯,長時間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遠途跋涉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尤其在關節腫脹時更應避免。為了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患者可以選擇游泳、騎車、做體操等關節負重較輕的運動,也可利用把手、手杖、護膝、步行器、楔形鞋墊或其他輔助設施來輔助關節運動。     3.穿鞋也有講究。     平時應穿適當的鞋,單薄的平底鞋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為穿平底鞋行走時,體重會過多地壓在腳後跟上,走路時間長了,上傳的沖力可能會使人產生足跟、踝、膝、髋、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適,長時間對關節不良影響便可出現關節炎的表現。所以最好穿松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閒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沖擊,減輕關節的磨損。     4.多進行一些適當的體育鍛煉。     關節炎的患者可以多進行一些適當的肌肉鍛煉,使肌肉運動協調和肌力增強,這樣可減輕關節症狀,增強關節周圍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的范圍及提高日常活動能力,有利於病情恢復和疾病控制。如膝關節關節炎患者可以多鍛煉股四頭肌。股四頭肌能力的減弱,將會使膝關節的穩定性大受影響。因此加強股四頭肌的訓練對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     5.多些關愛,主動參與,樹立信心。     作為患者的家屬,應該給予患者更多支持,在精神上給予更多鼓勵,社會各界給予患者更多關愛。為了幫助患者及公眾加深對關節炎的早期診斷、規范治療的重要性認知,鼓勵患者堅持治療並積極參與疾病臨床管理,提升患者認識和戰勝疾病、回歸正常生活的信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