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紀,不少人都會出現腰痛或腿痛的毛病。據統計,腰痛發病率在輕體力勞動者中占53%;重體力勞動者中占64%,腰痛患者中有35%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什麼會引起腿痛?
看到下面腰椎間盤與下肢的關系後,我們就會明白,當腰椎間盤向後突出時可壓迫後方支配下肢的神經,就會出現症狀腰痛和腿痛的症狀。
此圖為只剩骨骼與神經的人體解剖後面觀(黃色線為神經)
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原因有哪些?
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過程,人在20歲開始就會出現腰椎間盤退行性變。
急性損傷:包括:1.急性腰扭傷、腰椎壓縮性骨折等;
2.運動中的突然性損傷,常發生在體力勞動或某項競技活動中;
3.姿勢不正確所致的損傷,常發生於日常工作和勞動中;
4.意外事故引起的損傷,此損傷具有突然性,如下樓、行走、跑步時跌倒。
慢性損傷:包括:1.慢性累積性損傷;2.急性損傷後遺症。
肌肉牽拉等。
出現以下症狀,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
腰痛:可以出現在勞動、激烈運動、扭挫傷等明顯的外傷之後,也可以沒有明顯的誘因,而有較長時間的腰痛病史。疼痛多表現為持續性鈍痛,亦有痙攣性劇痛。當腹壓增加,如咳嗽、打噴嚏、排便、行走、坐姿疼痛會加重。平臥休息時疼痛減輕。
下肢放射痛:腿痛一般出現在腰痛一段時間後,也有的與腰痛同時出現。表現為疼痛自腰骶部起,向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劇烈,呈刀割樣、燒灼樣或點擊樣痛,嚴重者不能平臥、不能直腰。
無腰痛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大部分(90%)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首先表現為腰痛。個別患者並沒有腰痛,表現為
1)患病即腿痛,而始終無明顯腰痛;
2)既往有較長時間腰痛病史,發展到腰椎間盤突出症後,腰痛消失;
3)開始為明顯的腰痛,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腿痛,腿痛嚴重後腰反而不痛。
肢體麻木:主要是脊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纖維和觸覺纖維受刺激引起。
間歇性跛行:是指行走一段時間後出現跛行,且隨著行走距離增加跛行加重,直至必須停留或蹲坐休息而減輕。
肌肉麻痺:表現為肌肉力量減弱。出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症較為嚴重的患者。
馬尾神經症狀:表現為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無力小便頻繁,女性可表現尿失禁,男性可出現陽痿症狀。
腰部側彎等。如果出現以上症狀,說明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牽引、推拿、針灸、理療等,疼痛科醫師可根據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的不同類型給予合理的鍛煉方法及有效的理療。內調肝腎,修復軟骨。
微創治療:
一部分患者經過保守治療、神經阻滯治療後仍有症狀,可考慮微創治療。主要包括: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髓核化學溶解療法、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射頻成形術等。
微創治療與開放手術相比,其最大優點在於:不開刀,不剝離腰部肌肉韌帶,不破壞腰椎骨質結構,安全、無痛苦,恢復快。
診斷明確,經正規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雖不嚴重但久治無效且影響工作和生活;病情較重患者應行開放性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