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內骨折、關節面遭到破壞又未能准確復位,骨愈合後使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創傷性關節炎,致使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踝關節由胫骨遠端、腓骨遠端和距骨體構成,由於解剖特點,踝關節容易因外傷發生骨折,同時踝關節在運動時,其關節面承受的壓力為體重的2-5倍,長時間負重磨損則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其症狀表現為行走後關節腫脹、疼痛,不能長時間行走,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治療創傷性關節炎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關節腔注藥、關節鏡清理術、踝關節融合術以及踝關節置換術。時間短、症狀輕的踝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經服用藥物、關節腔注藥治療能取得良好效果。踝關節關節鏡檢查,適合於不能解釋的踝關節痛、強直、關節不穩、血腫、異常關節彈響等病例,對於輕度關節面損傷、滑膜炎、骨質增生、游離體等情況也能取得良好療效。踝關節融合術適應於單關節受累、關節破壞嚴重、病人年齡較輕、需要勞動、負重較大的病例。踝關節融合後大多數患者解除病痛比較滿意,但是多數後足活動受限,使得他們在不平路面上行走比較困難,獲得奔跑能力不理想。創傷性關節炎,踝關節置換術僅適合老年病人或術後活動量小、功能要求低,如只需要短距離行走的病人。一種理想的治療方法的選擇要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生活環境和病人的要求來考慮。
有些患者手術後患處仍不時會感覺疼痛,說明關節病變已較重,治療效果不佳。建議到骨科專科門診作進一步檢查,在醫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情況,選擇一種較理想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