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四肢粉碎性骨折後期的康復治療

四肢粉碎性骨折後期的康復治療

  粉碎性骨折就是斷骨處斷裂成幾塊,如果選用石膏固定,骨頭接上,稍有錯位,就會留下後遺症,再說石膏並不能固定正骨,因為石膏是軟體的,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固定而已,石膏上久了,會使關節僵硬,無法彎曲,對以後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建議用夾板體外固定復位,然後選用野生草藥外敷快速接骨,一般3天就可接上,骨頭接上時疼痛明顯減輕80%左右,再用藥保養15到20天就可痊愈。不會留下後遺症。在治療期間,不要過多活動患肢,以免影響骨頭的愈合,忌吃含激素的藥物。

  在身體及經濟條件允許情況下可考慮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選擇合適的時機,手術後可較早活動肢體,進行功能恢復,預後較好。

  四肢粉碎性骨折後期的康復治療

  要求:

  盡早進行系統合理的功能鍛煉,不僅能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骨折愈合、防止毗鄰末受傷關節的功能障礙,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連、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所引起的受傷關節的永久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及關節攣縮。

  日常方法:

四肢粉碎性骨折後期的康復治療

  四肢骨折,尤其是關節及關節周圍骨折術後的康復,最重要的是關節活動度和肌力的訓練。

  早期關節活動度訓練要以被動活動為主,應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有條件可使用持續被動活動機進行功能鍛煉。術後3天可開始逐步加強主動的關節活動。康復訓練要逐步加大並維持關節的最大活動度,切忌小范圍快節奏活動,這樣不僅無助關節活動度的改善,而且對骨折局部也有影響。

  肌力訓練:人體上下肢的功能各有側重,上肢側重於精細動作,這些功能的恢復是功能鍛煉的重點。鍛煉時要注意手指屈伸都要達到最大限度,以防止手部關節僵硬粘連。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負重,但在下肢骨折愈合前如果過度負重會造成固定物松動、折斷,所以下肢骨折的康復一定要遵循“早活動、晚負重”的原則。股四頭肌是大腿前側的一塊重要肌肉,傷後和術後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很容易萎縮,而且一旦萎縮很難恢復,直接影響功能康復結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