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面對一個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我們有時無從下手,由於先天性脊柱側彎常常僵硬、結構復雜、矯形風險大。因其是三維脊柱畸形,術前利用x線平片、MRI以及CT三維重建,了解脊柱有無分節不全、半椎體、脊柱裂、脊髓發育不全如骨性縱隔及拴系綜合征,利用Fulcrum片及通過特殊體位進行牽引來判斷拴系和縱裂有無神經症狀,探討患者脊柱側彎的僵硬程度,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以決定如何矯形和神經畸形的處理。
方法
1、一般資料 我院脊柱外科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齡9“27歲,平均14.3歲。進行前路(5 例)或後路(6例)或前後路聯合手術(3例)半椎體切除、軟組織松解、器械矯形植骨融合術或單純後路器械矯形植骨融合術(4例),前路手術後進行顱骨和股骨髁上牽引1’2周。3例存在神經受累表現,伴有腓腸肌萎縮、單側下肢肌肉萎縮的表現,5例背部存在異常毛發分布。全部患者術前均經過腹部B超、心髒彩超檢查,2例B超顯示泌尿系異常,無臨床症狀。
2、影像學檢查術前均行x線、MRI檢查和CT三維重建。x線平片檢查常規設置站立前後位、側位、Bending(左右側屈)位和 Fulcrum(三點折頂)位。全部病例均經薄層CT橫斷面掃描及三維重建。MRI發現3例存在脊柱、脊髓縱裂,其中1例合並硬膜囊異常擴大、脊髓拴系並馬尾粗大,另2例合並腰段脊膜膨出。
3、研究方法 每例患者術前常規X線平片檢查、MRI檢查和PET—CT三維重建,Fulcrum(三點折頂)位攝片時,開始先攝一張平片,使患者維持Fulcrum體位30分鐘左右後,再加拍一張平片,然後記錄前後兩張片脊柱側彎的Cobb角。回病房後,讓病人在床上維持過伸位和過屈位30 分鐘,並觀察患者有無出現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神經症狀。並且常規收集每例患者的年齡、手術前後x線平片、MRI、CT三維重建及手術記錄,詳細測量並記錄脊柱側凸的部位、術前及術後各種平片Cobb角以及合並其他畸形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