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BJJ:可保留肱三頭肌的全肘關節置換新入路

BJJ:可保留肱三頭肌的全肘關節置換新入路

  盡管使用非限制性或者半限制性假體來實施全肘關節置換術(TEA)取得不少令人滿意的臨床結果,但其隨之而來的並發症,如感染、脫位、骨折神經麻痺、皮膚並發症以及肱三頭肌功能受損等,發生率明顯高於其它關節置換術。肱三頭肌肌腱的斷裂或者錯位常導致手臂功能障礙,有時也需要手術干預治療。皮膚壞死或者傷口裂開是感染的高危因素,同時也影響早期恢復。

  目前大部分後入路TEA術多是經股三頭肌腱之間離斷或自鷹嘴止點剝離,而這些術式常導致肱三頭肌功能受損或者皮膚壞死。有文獻報道稱肱三頭肌受損的幾率比Mayo入路還要高,特別是受傷後實施時。為防止上述並發症的發生,日本的醫生提出使用保留肱三頭肌尺側入路行TEA術,該術式可有效避免肱三頭肌功能受損情況的出現。同時作者對患者術後的恢復情況、是否存在並發症以及假體對線情況進行研究。

BJJ:可保留肱三頭肌的全肘關節置換新入路

  實施TEA並最後完成隨訪共有23名患者(25處肘部),這些患者主要存在類風濕關節炎、骨折、假關節或者骨關節炎這些疾病。全部患者實施半限制性假體,手術方式如下:

  患者全麻,側臥位,行一弧形切口,使其頂點在鷹嘴內側緣上方。小心剝離鷹嘴上方組織而不暴露鷹嘴,游離尺神經並向前放置,將關節囊和內側副韌帶沿著肱三頭肌肌腱尺側緣切開,暴露肱尺關節。

  肱尺關節處遠端剝離尺側腕屈肌、近端將肱三頭肌從肱骨處抬升並放置於外側,不動肱三頭肌肌腱。內旋前臂使肘關節脫位,松解前囊並進一步內旋前臂,暴露桡骨頭並用骨鋸離斷(圖4)。用專門的定位夾具來確保假體位置放置准確(作者在研發夾具時,通過運用CT對正常肘關節的研究分析,發現肱骨後部、近端尺骨尺側部對維持肘關節穩定有重要的意義,並根據對數據的分析研制出定位夾具,使其能更好貼合肱骨後部、近端尺骨尺側部)。

  將骨端重塑,在定位夾具的引導下置入假體,假體組件成分為骨水泥。當骨水泥聚合完成後,用連接銷將兩部分組件連接起來。充分沖洗後將尺側腕屈肌筋膜縫合,從而閉合內側關節囊,將尺神經轉置於前方皮下,閉合切口。

  對於那些創傷性損傷或者骨關節炎的肘部在術後拔出引流管後即可進行肘關節活動和力量鍛煉,類風濕關節炎的肘部需長臂夾板固定2周後才進行鍛煉,;術後6周開始抵抗性屈伸活動。術後平均隨訪42個月,各項肘關節評分較術前有改善;術後肘關節屈伸可達135°/-8°;肱三頭肌肌肉測試評分為5(23處肘關節)和2(一個患者的2個肘關節);三維CT顯示的平均對線情況如下:肱骨組件,2.8°內旋,0.3°外翻,0.7°伸展;尺骨組件,9.3°內旋,0.3°外翻,8.6°伸展。影像學檢查未發現組件存在裂隙或者松動。

  作者指出,TEA術後肱三頭肌損傷概率報導介於1%到29%,感染性TEA翻修後更易出現肱三頭肌無力。TEA後入路常使肱三頭肌損傷導致患肢功能不良,影響日常生活,因此保留肱三頭肌完整性尤為重要,而目前常用入路常不同程度損傷肱三頭肌;隨後提出的保留肱三頭肌術式則存在皮膚感染、切口裂開的風險,而本研究所使用的術式則很好避免這些問題出現。該術式還能使患肢保留良好的肌力和關節活動度,且根據研究數據研發出的定位夾具可貼合肱骨後部、近端尺骨尺側部以獲得良好的旋轉對位、冠狀對位、矢狀對位;該術式的切口同樣適用於其它半限制性(再開個小切口)、非限制性假體。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沒有對照組、樣本量小以及隨訪時間較短,後期仍需長時間隨訪確定假體的存活率以及長期的臨床結局。

  作者最後總結到,該術式有效避免損傷肱三頭肌從而保留其功能;能獲得滿意的假體對線關系、良好的屈曲活動度和肌力;同時盡可能降低術後並發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