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骨科手術都是精細活兒

骨科手術都是精細活兒

  在很多人的概念裡,骨科手術都像木匠活,需要的也是體力充沛的醫生,而在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這樣的情形並不多見,借助影像導航和機器人技術的智能手術體系,手術也越來越成為精細活兒。基於精確的醫療理念,患者手術後的第二天便可以下床行動,及早開展康復訓練。

  【科室檔案】

  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現有床位94張,醫生人數31人,護士人數44人,正主任醫師5人,副主任醫師10人,博士21人,碩士6人。2012年門診量73821人次,急診量7494人次,年手術量2512例。

  科室成立於1997年,是北京市最早成立的獨立脊柱外科專業科室。1995年,脊柱外科是國內最早常規使用微型磨鑽磨削技術的專業科室。1996年,開展頸椎後路棘突縱割式椎管擴大成型術,並進行了創新改良和規范,現已在國內多家醫院推廣應用。1997年,開展了Magerl+Brooks手術治療寰樞椎半脫位,是國內首次進行系統的臨床和實驗研究。

  2001年,科室開展了頸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高難度手術,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2002年,將導航技術應用於臨床,提高了手術精確性和安全性。在國際上占有主導和領先地位。2003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2005年3月,田偉院長被推舉為Bryan人工頸椎間盤中國研究組組長。2005年,田偉院長實施了亞太地區第一例術中三維C型臂導航系統輔助手術,填補了一項脊柱外科醫生精確安全實施高難度頸椎手術的空白。

  探訪:手術第二天就可下地行走

  記者到脊柱外科病房時,正是患者的休息時間,除了部分在輸液的患者,病房走廊中不時有患者在家屬或護工的陪同下嘗試行走。“傷筋動骨一百天”的現象在這裡似乎並不明顯。

  記者從科室了解到,基於新的手術理念,患者通常手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行走,這也是臨床醫生所倡導的。而保證患者術後盡快下地並及早開展術後康復訓練的,正是科室精准治療的理念和智能手術體系的建立。

  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劉亞軍介紹,先進理念是科室的一大特色,當時,田偉院長回國,同時從日本把當時最先進的理念帶回國,即醫療的精准。

  與其他骨科科室相比,脊柱外科介於骨科與神經科之間,人們常常擔憂的“做脊柱手術,別(把病人)做癱了”其實部分反映了脊柱外科的特殊性。脊柱手術經常都是大手術,位置的特殊性也對手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特色:術前開始精准治療

  脊柱外科副主任劉波介紹,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壽命的延長,脊柱問題越來越多,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疾病譜,早在脊柱外科成為獨立科室之前,在骨科中就占了很大份額,科室目前針對的疾病范疇從頸椎到腰椎,如頸椎病、韌帶骨化等,胸椎疾病相對較少,腰椎疾病則包括腰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

  劉亞軍介紹,科室的精准治療從術前就開始了,“術前的精准判斷很重要,人體脊柱有很多節,要精准判斷具體是哪節出了問題,這並不是單獨看片子可以進行判斷的。”要實現精准判斷,就要依靠醫生的仔細檢查。

骨科手術都是精細活兒

  手術過程中也要實現對病變部位的精准定位,劉波介紹,借助影像導航和機器人智能骨科手術體系,輔之以其他手段,實現病變部位的精准定位,也極大地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

  科室從2002年開始建立這一體系,借助這一體系,釘子該往哪打、具體是哪一節出問題,都可以精准定位。劉波稱,科室一年手術量在4000台左右,門診量為8萬人次左右。

  在精准的基礎上,微創便成為可能,但脊柱外科的微創不僅指切口小,前提是保證安全,因為微創的手術切口有時很難看清全部情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手術風險增大,這也是微創手術不能盲目開展的原因。

  “我們一直倡導病人手術後早下地,”劉亞軍介紹,患者一般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之所以能夠在術後短時間內下床,一方面是出於對精准定位手術的信心,另一方面,病人盡早下地並開始康復功能訓練,對患者也是有好處的。

  磨鑽:真正的精細活兒

  除了導航系統,磨鑽技術是科室手術層面的另一法寶。“在很多同行看來,骨科大夫就是木匠,做手術不停在鑿,這些方法有一定的風險性,但醫生平時鍛煉,用磨鑽磨雞蛋,可以把雞蛋皮磨干淨的同時,保證蛋殼與蛋清之間的膜不破。一點一點磨更安全,避免了傷及神經的可能。”劉亞軍介紹,這項技術對醫生也提出了很高要求,現在磨鑽仍然靠手,“我們也在研究可以進行磨鑽的機器人,還沒有開展臨床應用。”

  劉亞軍透露,放大眼鏡是科室的另一個法寶,“視野更加清晰,類似於顯微鏡下操作,甚至能夠看清血管,因為有些內部結構很小,肉眼無法看清,放大眼鏡下,手術也能夠更加精准。”

  ■ 對話

  傷筋動骨100天?術後還是盡早下地

  新京報:精准定位能讓患者盡早下地,老百姓常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還有必要嗎?

  劉亞軍:的確很多地方還有這種觀念。我們倡導患者盡早下地,對病情是有好處的,腰椎或頸椎做完手術後,如果一直躺著,下肢就容易出血栓,恢復也慢。另外,長期臥床還容易導致骨量流失增加,引起骨質疏松。

  現在手術不需要醫生五大三粗或太多體能,需要的是技巧,越仔細越好,脊柱外科的特殊就在於要避免傷及神經,借助影像導航技術,我們已經沒有太多“叮叮當當”的東西了。

  “兵不血刃”的手術

  新京報:手術中不再過多叮叮當當的東西是不是意味著技術的進步?

  劉波: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腰椎疾病也越來越突出,我們的治療方式也有了改善,以前的腰椎間盤突出手術,我們有一次花了3個小時,術中輸血800多毫升。現在我最快的時候能15分鐘完成手術,出血量控制在50毫升以內。

  一些手術在開展微創技術以前,需要一個20多厘米的切口,現在只需要1厘米左右的切口。

  體制內醫生集團:希望能有自上而下的規范

  新京報:現在,體制內醫生成立的醫生集團越來越多,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劉波:這是好事,醫生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好,我當然是支持的,但在體制內組建醫生集團的前提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先做好。舉個例子,我從來不給患者加號,疲勞狀態下為患者診治,就類似於疲勞駕駛,我認為這是對病人的不負責。

  劉亞軍:醫生希望獲得匹配的收入是可以理解的,但體制內的醫生集團也面臨一些問題,目前並沒有自上而下的規范行為,醫生的精力和時間值得考慮。如果發生醫療糾紛,沒有醫院作為單位,恐怕很難保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