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骨科手術“私人訂制”

骨科手術“私人訂制”

  近日,市民黎先生遭遇車禍受傷,被送到市紅十字會醫院急救,確診為危險程度極高的“頸椎齒狀突”骨折。經過專家會診,醫院當即采用時下先進的3d打印技術,為病人施行骨折復位固定手術。手術順利,黎先生四天後即可出院。

  據黎先生的主刀醫生、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骨外科學科帶頭人寧金沛介紹,“頸椎齒狀突”的位置十分特殊,位於頭部與脖子之間的連接處,緊靠著脊髓,周圍密布神經和血管,病人只要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都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頸椎齒狀突”部位的手術是骨科創傷難度最大的手術之一,尤其是打螺釘固定位置的安全范圍要控制在一厘米以內。

  為此,市紅十字會醫院迅速組織技術骨干成立專家組,利用3d打印技術為黎先生施行“cad+rp輔助下齒狀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專家組利用數字骨科學工程軟件采集數據建立模型,再采用3d技術按照1:1比例打印仿真頸椎模型,並進行模擬復位手術反復求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手術方案。

骨科手術“私人訂制”

  有了3d打印技術的前期支持,黎先生的手術十分順利,螺釘精確地釘在了僅六毫米寬的骨架內。而且,手術中不再需要反復測量定位,手術用時比以往縮短了一半。術後,黎先生康復較快,比用普通手術方法的患者提前了約三天出院。復查時,螺釘植入方向、長度與術前3d打印模擬手術完全匹配。

  據了解,市紅十字會醫院從去年8月開始,在我市率先將3d打印技術引入骨科手術中,打印出仿真度高的人體骨骼、關節以及手術輔助導板等實物模型。至今,該院已累計為37名患者實施3d精准打印輔助手術。“使用3d打印技術,可以在術前設計細致的個性化手術方案,對手術部位進行精確定位,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復程度,減少手術並發症的發生,真正達到‘私人訂制’的手術效果。”寧金沛說,“目前,國內、區內僅有少部分醫院成功使用3d打印技術開展外科手術,術後效果良好。”

  據介紹,隨著3d打印技術日益成熟,其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3d打印在骨科手術中使用的材料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並且僅作為模型使用。“目前3d打印技術主要應用於骨科、口腔科等術前、術中、術後形態基本一致的手術,今後在打印材料學不斷進步的推動下,相信其在醫學上的應用將更為廣泛。”市紅十字會醫院負責3d打印技術研究應用的醫生吳衛東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