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醫賽水(心理調節)治療骨折
傣醫將心理調節療法稱為“賽水”f音譯1。是指建立在自我信心基礎上的,以自我安慰,自我解脫,自我激勵,淨化心靈,平衡心理,排除焦慮和煩心,追求力量,增強信念,能夠與疾病作斗爭的一種心理調節療法,符合現代心理療法觀念。傣醫“賽水”(心理調節療法)治療骨折深受廣大醫患的喜愛。 骨折整復前 先用溫水或清水,倒入小盆裡適量,醫者面對著小水盆,默念口語3遍後,(口語音譯為:阿!骨折,皮斷皮接,肉斷肉接,筋斷筋接,骨斷骨接……等),囑患者口服溫水或清水一口(量約50~100毫升),以消除患者恐懼,心理壓力,平穩心情。醫者用溫水或清水外擦傷肢3遍(次),再行傷肢骨折手法整復,此時一般不用麻醉,骨折行手法整復後,用紗布或棉墊外纏繞患部一圈,外加夾板固定,骨折行手法整復後,需經X線片檢查,以確定骨折對位對線情況,如骨折對位不良,需再次行手法整復治療。 骨折整復後 每天1次,“賽水”(心理調節治療)用溫水或清水反復澆洗,輕搓,揉患部,邊念口語療法,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傷肢疼痛。手法輕重以病人耐受和不影響骨折復位的穩定為准,時間約5~lO分鐘為宜,可根據病人受傷時間和來診時間分早、中、晚期按摩。早期以受傷後1小時至24小時內手法復位,用溫水或清水邊澆洗,邊念口語療法,邊輕輕搓洗,推揉患部,在操作過程中需有一位助手對抗牽引傷肢,以防骨折復位後錯位,如患部有張力性水泡,需消毒後,針剌破水泡,此時暫不行溫水或清水按摩,以防傷口感染。中期以受傷後2周:用溫水或清水邊澆洗,邊念口語療法的同時,推拿手法采用按、推、拿、揉、捏為主。晚期以傷後3周:用溫水或清水邊澆洗,邊念口語療法的同時,推拿以采用按壓、推、壘、擠、捏、拍、輕抖等,以促進傷肢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恢復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