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中醫骨科 >> 風濕熱 中醫治療有特效

風濕熱 中醫治療有特效

  風濕的治療已經有一定的歲月了,可以說是伴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風濕還是始終粘這人們不放。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醫總結出來了一系列的治療風濕疾病的藥方或者手段。也為很多患者解除了風濕所導致的各種痛苦,所以中醫在治療風濕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1)辨證論治:應首先整體地觀察風濕熱全病程各個階段的不同病情,結合中醫理論系統分析,本病初起是感受風熱病邪,溫毒上受,屬中醫“溫病”范疇;游走性身痛,關節痛屬“行痺”;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多屬“風濕熱痺”;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多屬“風寒濕痺”或“瘀血痺”;心髒炎則屬“心痺”,因此在臨床辨證治療中,應機動靈活,勿執一端,根據“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風濕熱總的治療大法仍以清法為主線,再根據其病程中不同階段的不同病因病機分別論治,或兼以疏風,或兼以解毒,或兼以化濕,或兼以散寒,或兼以涼血,或兼以化痰行瘀,或兼以滋陰,或兼以養血,或多法合而施之。

風濕熱 中醫治療有特效

  ①風熱痺:

  主症:風熱侵襲,溫邪上受,發病多急驟易變,初期多見發熱,咽喉腫痛,口干口渴等風熱上攻症狀;繼而出現肌肉關節游走性疼痛,局部呈現紅,腫,熱,痛及伴見全身發熱或濕熱蒸騰膠著之象,其熱偏盛者,關節紅腫疼痛,灼熱感明顯,發熱亦甚,皮膚可見紅斑,舌質紅,舌苔黃干,脈滑數,其風偏盛者,肌肉關節呈游走性疼痛,或汗出惡風,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疏風通絡。

  方藥:銀翹散加減。

  銀花15g,連翹15g,薄荷6g,炒牛蒡子9g,板藍根30g,蘆根30g。

  加減:咽喉腫痛重者,加浙貝母,射干,杏仁,僵蠶,發熱重者加葛根,柴胡,黃芩,重用生石膏,關節紅腫疼痛明顯者,用白虎桂枝湯加減:生石膏,知母,桂枝,白芍,忍冬籐,炒桑枝,丹皮,晚蠶砂,老鹳草等,熱毒熾盛者,酌選清瘟敗毒飲或化斑湯加減,兼濕盛者,可酌加用藿樸夏苓湯,風邪偏盛者,加用防風,秦艽,孺莶草,威靈仙等。

  臨床體會:本證屬風濕熱初起,由於風熱之邪上犯,起病急,變化快,熱勢高,除咽喉疼痛外,很快出現皮膚紅斑及關節紅腫熱痛諸症,並可能有敗血症出現,此期若能正確及時的治療,是遏止病情發展與轉化的關鍵所在,處理得當,可以治愈或減輕關節及心髒的受累,故臨床應特別警惕,不可拘泥於一法,處方遣藥還應注意不能純用寒涼,易致寒閉邪熱,透達之品不可不備。

  ②濕熱痺:

  主症:身熱不揚,周身困重,肢節煩痛或紅腫疼痛,或風濕結節,皮下硬痛,或紅疹融合成不規則斑塊,或有身腫,小便黃赤,大便黏滯,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治法:化濕清熱,宣通經絡。

  方藥:宣痺湯,二妙散,三仁湯加減化裁。

  蒼術20g,黃柏9g,防己10g,杏仁10g,薏苡仁20g,滑石30g,茵陳15g,蠶砂15g,川牛膝10g,茯苓10g,川革薜10g,澤瀉10g。

  加減:關節腫脹明顯且疼痛者,可加用活血藥,如雞血籐,當歸等,取血行水利之意,同時可用地錦草200g,馬鞭草50g,桑枝100g,水煎局部浴洗。

  臨床體會:濕為陰邪,積而為水,聚而成飲,凝而為痰,流注關節,其性重濁黏膩,易阻滯氣機,化熱損傷關節,髒腑,病情遷延纏綿難愈,其治首當調理髒腑氣機,靈活運用溫,燥,化,宣,通,滲等治濕大法,或多法合用,上,中,下三焦同治,宣上,運中,滲下並施,並以中焦為重點,對髒腑氣機要顧護到肺之肅降,脾之運化,肝之疏洩,腎之開阖及三焦之氣化。

  ③寒濕熱痺:

  主症:體內蘊熱,復感風寒濕邪,致熱痺兼挾寒濕,關節局部紅腫熱痛,兼見有惡風畏冷,得溫則舒,關節晨僵,活動後減輕,舌質紅,苔白或黃白相間,脈弦緊或滑數。

  治法:化濕清熱,祛風散寒。

  方藥:桂枝芍藥知母湯和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化裁。

  桂枝10g,炮附子6g,麻黃6g,防風10g,杏仁10g,白術10g,薏苡仁30g,白芍12g,知母10g,雞血籐15g,忍冬籐15g。

  加減:寒痛甚加川烏,草烏,熱重加生石膏,丹皮,虛者加用黃芪防己湯。

  臨床體會:病雖屬風寒濕熱錯雜為患,但仍有個偏盛或並重問題;以何為主,治亦有所側重,寒溫並用,化通兼施,反佐相輔,清開導引,審時度勢,擇善而取之。

  ④痰瘀熱痺:

  主症:關節腫脹疼痛,肌膚發熱,經久不愈;或關節變形,活動不利;或皮下結節,紅斑色紫暗,舌質色暗,有齒痕,舌苔白厚或黃白相間而黏膩,脈多弦滑數。

  治法:化痰清熱,祛瘀通絡。

  方藥:痰瘀痺痛湯。

  桂枝9g,茯苓15g,制南星9g,浙貝母12g,當歸10g,炮山甲12g,地鱉蟲10g,片姜黃10g,馬鞭草30g,忍冬籐30g,鹿銜草20g。

  加減:濕重加防己,薏苡仁,熱重加丹皮,知母,痛甚加制乳香,制沒藥,或加用制馬錢子粉1g沖服,或用大黑螞蟻粉3g沖服,氣虛加黃芪。

  臨床體會:濕凝成痰,病邪入絡成瘀,形成痰瘀相結,是本證之關鍵,化痰與消瘀聯合應用,是其大法,雖有熱邪,佐以涼血散血,宣透痺阻之品,且不可過用寒涼,免治瘀反瘀,慎之。

  ⑤陰虛熱痺:

  主症:低熱,午後潮熱,倦怠乏力,口干口渴,鼻出血,心悸,煩躁,關節肌肉腫脹灼熱疼痛,脈細數,舌質鮮紅,少苔。

  治法:育陰清熱,通經活絡。

  方藥:一貫煎加減。

  生地12g,北沙參30g,枸杞子12g,麥冬10g,當歸10g,白芍12g,知母10g,龜板15g,老鹳草30g,絲瓜絡20g,地骨皮10g。

  加減:心氣不足,氣陰兩傷者,加西洋參,五味子,黃精,心煩不寐者,加棗仁,生龍骨,牡蛎,膽星,便干者,加首烏,桃仁等。

  臨床體會:風濕熱至陰虛陽熱偏盛階段,多為素體陰虛或熱盛傷津所致,此時心陰損傷亦重,是顧護的重點,須時刻注意因心肌炎而出現的臨床征象,如心慌,胸悶痛,短氣等,並可能因營血熱盛而有出血傾向,近年來由於過量不當的應用激素,臨床可見外浮腫,內陰傷的體征,調治十分棘手。

  ⑥血虛熱痺:

  主症:面色萎白無華,頭暈,心慌,乏力,氣短,低熱,關節腫痛但不明顯,舌質淡,苔薄黃,脈細數。

  治法:補血活血,養陰清熱。

  方藥:四物湯加味。

  當歸15g,川芎9g,白芍12g,熟地12g,黃芪15g,阿膠10g(烊化兌服),雞血籐15g,炙甘草6g,忍冬籐30g。

  加減:氣虛重者加西洋參,太子參,伴見腎氣虛者,加制首烏,桑寄生等,關節痺痛者,加地龍及馬錢子粉1g沖服。

  臨床體會:久病傷氣耗血,血虛必有氣虛,補血時勿忘補氣,補氣不可傷陰,養陰不可滯膩脾胃,補養不可礙邪外透。

  ⑦營熱心痺:

  主症:持續低熱或中度發熱,晝輕夜重,身熱早涼,汗多;心悸,心前區不適,悶痛或灼痛;皮膚紅斑,皮下結節,或有眼鞏膜充血及鼻腔出血;甚或面色蒼白,呼吸困難,浮腫等症;舌質紅或暗紅,舌苔白厚或黃白相間,脈滑數或細數或疾或結代。

風濕熱 中醫治療有特效

  治法:清營解毒,救心開痺。

  方藥:參珠救心丹。

  西洋參9g,丹參20g,苦參15g,珍珠粉1g(沖服),蚤休20g,麥冬10g,五味子6g,生地12g,玄參12g,丹皮10g,菖蒲9g,郁金10g,天竺黃10g。

  加減:風濕熱心髒炎或心內膜炎出現急性心力衰竭時,應改用參附龍牡湯,並中西醫結合救治。

  臨床體會:本症候相當於風濕熱急性階段出現的心肌炎,其致病之因是濕毒,病理產物是痰瘀,結果是心髒器質性損害,一旦罹患常伴隨終生,故此階段的治療,對病情的預後與轉歸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臨床觀察,濕蘊化毒,致血分有熱屬實,邪熱耗氣易虛,虛實夾雜,病程冗長難愈,由於氣虛衛氣不固,又極易感邪而病情反復,治療常攻補兼施,對部分住院病人,當前使用的所謂中西醫結合治療,出發點和願望是良好的,但由於過量的輸液及對激素的使用不當,往往事與願違,致病情更加復雜化,臨床仍主張解熱鎮痛加抗生素加中醫藥辨證論治,爭取獲得良效。

  (2)針灸療法:由於風濕熱關節損害多有紅腫熱痛,故只針不灸,手法以瀉為主,取穴以循經為主,或取阿是穴,忌關節腔深刺強刺。

  ①毫針:

  A.主穴取曲池,陽陵泉,腰陽關,環跳,風重者配膈俞,血海,寒重者配腎俞,關元,濕重者取陰陵泉,三陰交,化熱者取大椎,風市,昆侖,留針15~30分鐘,留針期間每5分鐘行單方向捻轉1次。

  B.辨證取穴配合循經取穴:風痺取風池,風府,膈俞,合谷,太沖;寒痺取大椎,命門,太沖,中渚;濕痺取太白,足三裡,支溝,後溪;熱痺取曲池,合谷,太沖;同時按病變部位循經取穴,如病變在陽明經,可加肩髑,阿是穴;如病變在少陽經,可加外關,陽陵泉等,按針刺常規操作,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分鐘,1次/d,6次為1個療程。

  C.取足三裡,陰陵泉,陽陵泉,酌配阿是穴,風寒濕痺主穴用燒山火手法,風濕熱痺主穴用透天涼手法,1次/d,10次為1個療程。

  ②三稜針:

  方1:病灶周圍處。

  方法:用圍刺放血法,用三稜針在病灶周圍皮膚圍刺,刺破出血,如出血不暢,針後配用拔火罐拔吸,以出血為度,每周1次,以愈為度。

  方2:委中,曲澤,或病灶附近穴位顯露靜脈2~3根。

  方法:用點刺放血,先揉按穴位或病灶附近靜脈,使郁血聚積一處,便於施術,再用三稜針點刺之,使之出血適量,體壯宜多,體弱宜少,每周1~2次,以愈為度。

  以上只是摘錄了一部分治療風濕的方法,其實中醫治療風濕的方法非常多,從藥物治療到飲食的治療,然後還有現在的針灸,拔罐都可以治療風濕,所以患者在面對風濕的時候可以說是有很多的選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