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指頸椎椎間盤、頸椎骨關節、軟骨及韌帶肌肉、筋膜等所發生的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改變,致使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受到諸如壓迫、刺激、失穩等損害所發生的以頸、肩、臂部疼痛、麻木或眩暈、癱瘓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但以頸肩臂疼痛多見,故又稱頸臂綜合征。
(一)心理調養法
主要采用自我暗示方法。認為自己頸部關節穩固,肌肉有力,骨質健壯,脈絡通暢,氣血和平。確信自己有足夠的抗病力,頸部疼痛逐漸被局限、減輕,一天比一天感覺良好。
(二)藥物調養法
基礎方:熟地30克,肉苁蓉30克,雞血籐30克,淫羊藿12克,玳瑁30克,豨莶草30克,威靈仙18克,骨碎補18克。
本方以補腎氣、強筋骨、通經絡、活氣血而止痺痛立意,臨床上如證屬虛寒者,需加制川烏、桂枝等藥;兼有熱象者可稍加羚羊角、水牛角,老桑枝之類;兼脾虛氣弱者宜加黨參、白術;兼失眠夢多者可加酸棗仁、珍珠母等。
(三)熱熨調養法
處方:生烏頭(川烏、草烏均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30克藥粉和以大蔥50克,鮮生姜15克搗泥調糊,用紗布包好,蒸熱,熨於阿是穴及頸椎兩側夾脊穴,每次20分鐘,每日2次。
(四)洗浴調養法
本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溫經止痛之功效。
處方:伸筋草12克,五加皮12克,制乳香12克,制沒藥12克,秦艽9克,當歸9克,紅花9克,土鱉蟲9克,路路通9克,骨碎補9克,桑枝9克,桂枝9克,川烏9克。
用法:上藥加水2000毫升,煮沸20分鐘,濾去藥渣,浸洗患部。每次20分鐘,每日1~2次,7日為1療程。每劑藥可用2日。洗浴中及浴後避風寒。
(五)體育調養法
本病的體育調養,應以肌肉鍛煉為主,頸椎鍛煉應禁止。因頸椎病患者的頸椎間盤已退變,椎體有增生。若進行頸椎鍛煉,會使椎間盤加重負荷而增加損害,還會使突出物對脊髓、神經根和椎動脈增加摩擦而加重症狀。故頸椎鍛煉不僅是不恰當的,而且是有害的。
肌肉鍛煉主要包括鍛煉僧帽肌的肩部聳動,鍛煉三角肌的抬臂運動,及上肢運動。另外還可以兩手自我按摩頸後肌群,在按摩下輕緩地活動頸部。其他頸椎的大幅度前俯後仰及左右旋轉都是不適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