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多見於長期伏案學習、工作及中老年患者。由於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伴隨著電腦、智能手機等的普及,長時間處於屈頸低頭和久坐工作狀態的人群大幅增長,造成頸椎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不斷提前。
1.頸椎退行性改變
隨著年齡的不同階段發展,頸椎及椎間盤可發生不同的改變,在頸椎體發生退行性改變的同時,椎間盤也發生相應改變。
2.外傷因素
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進行劇烈活動或不協調的運動。
外傷頸椎位於頭顱和胸椎之間,是人體脊柱活動范圍最大的部位,受傷的機會也較多,青少年時頸部外傷是導致中年後發病的重要因素。據報道5%~15%的頸椎病人有急性外傷史。特別是頸椎骨折、脫位後出血、水腫波及椎間孔,骨折碎片移位直接壓迫脊髓或血管神經而引起的病理變化,或骨折後局部形成的骨痂刺激脊神經根、脊髓,椎體脫位或半脫位,使椎管變窄等均可產生脊髓的壓迫而引起臨床症狀。
3.不良姿勢
大家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有一些人習慣在床上躺著看書、看電視,所以長期以往這樣的姿勢就導致了頸部勞損,以後就會出現狀況,導致頸椎病的發生,影響生活。
4.寒冷、潮濕
尤其在椎間盤退變基礎上,受到寒冷、潮濕因素的影響,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張力增加,肌肉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引起纖維環損害。
5.慢性勞損
長期處於不良的勞動姿勢,椎間盤受到來自各種方面的牽拉、擠壓或扭轉。
6.遺傳因素
多與先天性發育有關,如椎管狹窄等,可引起頸椎病發或者發病率高於其他發育正常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