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是一種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變。其主要症狀是頭頸活動受限,頸部僵直;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可引起偏頭痛或眩暈;有時伴有手肩臂感覺異常疼痛(皮膚過敏、蟻走感、手指發熱、發冷等),手指無力等。
目前認為,頸椎病與下列因素有關:①不良的睡眠體位如高枕;②長期處於屈頸、低頭工作,造成頸後部肌肉韌帶組織的勞損;③超過頸部耐量的運動造成外傷;④身體其他疾病促使頸椎病變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的疾病。
預防頸椎病,首先要改善不良的睡眠習慣。正常人仰臥位枕高應在12厘米左右,側臥與肩等高。頸椎病患者與正常人大致相同,椎體後緣增生明顯者,枕頭可相應偏高些;韌帶肥厚、鈣化者應偏低些。枕芯內容要求細碎、柔軟,最好用谷皮、芥麥皮、綠豆殼、草屑等充填,不宜用海綿、棉絮、木棉等。枕頭的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此種形態可利用中部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對頭頸部可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作用。同時要改變不良工作習慣。對於低頭工作或頭頸部固定在一姿勢下工作的人,其案台與座椅高度要相稱,盡量避免過度低頭屈頸。在長時間工作一段時間後,應做短暫的頸部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及回環運動,以改善頸肌疲勞。積極治療某些內分泌疾病,對預防頸椎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某些炎症也可誘發頸椎病的發生,如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一旦經淋巴系統向頸部及關節囊擴散,往往成為頸椎病的原因或誘因。因此,防止各種上呼吸道炎症,預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潔,也是預防頸椎病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