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一種綜合病,又稱頸椎綜合症。它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後刺激或引起的一組綜合症狀。這類患者輕則常常感到頭、頸、肩及臂麻木,重則可導致肢體酸軟無力,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及癱瘓等。頸椎病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長期從事財會、證券、IT、教學、文字工作的人員,以及流水式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無論是白領或藍領,甚至是學生,幾乎都需要在頭頸固定的姿勢下作業,這似乎是難以避免的。
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不協調受力狀態,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都易於發生頸椎病。
頸椎病有多少種?
1.神經根型:發病率最高,所謂頸椎病或頸肩痛大多指這一類型。這是頸椎肩盤向後外側突出,或因骨刺增生壓迫刺激頸神經根所致。
表現為上肢放射痛和感覺障礙,手指麻木,異樣感,活動不靈活。仰頭、咳嗽、噴嚏可加重。發病早期即可引起病人注意,病人前去就醫的時間越早,療效越好,約90%以上的病人可以自愈。
2.脊髓型:約15%病人為此型。當發生骨質增生,或連接骨關節的韌帶增厚或骨化時,可壓迫脊髓及血管,甚至發生脊髓缺血或壞死。
大多數是在中年以後以“隱性”形式發病,臨床早期為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以後發展為行走困難和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癱瘓。
3.交感神經型:約占5%。因頸部交感神經受壓產生的症狀。因其分布廣泛,因此可引起許多器官和系統的症狀。
包括
1)頭部症狀:頭暈,頭痛,頸後痛;
2)眼部症狀:眼睑下垂,視物模糊,甚至失明;
3)心髒症狀:心跳加速或減慢,心口疼;
4)周圍症狀:肢體、頭、頸、面部發麻或疼痛;
5)其他:耳鳴、耳聾等。
4.椎動脈型頸椎病:約占2%。是由於椎動脈受到外來的壓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調,腦部供血不足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
表現為發病突然,約半數以上病人是突然發病的,原來可以毫無症狀,也沒有什麼預兆,只是頸部向某個方向轉動一下,當即出現眩暈,甚至感到天昏地暗。有時伴有頭疼,惡心嘔吐,耳鳴,視物不清等。
測試一下,我有頸椎病嗎?
可以明確為頸椎病的症狀有以下這些,凡是有以下其中一條,即表明患有頸椎病。
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
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發偏頭痛或眩暈(大多為椎動脈頸椎病)。
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或是合並頸椎椎管狹窄症)。
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般感覺(大多為脊髓型頸椎病,尤其是合並有嚴重頸椎椎管狹窄症者)。
頸椎病的治療
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也稱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它是頸椎病的最基本療法。包括頸椎牽引、理療、手法按摩、針灸、藥物,頸托及醫療體育和自我療法等。非手術療法可使頸椎病症狀減輕、明顯好轉,甚至治愈。對早期頸椎病患者尤其有益。另外,非手術療法還能為手術療法打好基礎。因為頸椎病是在人體退變的基礎上,由於各種附加因素加速而成的。因此,為了減慢或逆轉這一過程,必須采取一系列預防與治療措施,這是對頸椎病采取的最為基本,最為有效的措施,因此非手術療法是該病的基本療法。
哪些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一)頸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後根性疼痛未得緩解或繼續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者。
(二)頸椎病有脊髓受壓迫症狀,經脊髓碘油造影有部分或完全梗阻者。
(三)頸椎病病人突然發生頸部外傷或無明顯外傷而發生急性肢體痙攣性癱瘓者。
(四)頸椎病引起多次頸性眩暈、暈厥或猝倒,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五)頸椎病有明確的交感神經症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嚴重影響工作者。
(六)頸椎病椎體前方骨贅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經受壓症狀者,如吞咽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