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肩周炎 >> 關於肩周炎 >> 肩關節易受傷,肩膀疼痛不等於“肩周炎”

肩關節易受傷,肩膀疼痛不等於“肩周炎”

  肩關節是連接人軀體和上肢的唯一關節,也是人體最為靈活的關節,幾乎可以進行360度全方位的活動,也是“最易受傷”的關節。肩痛是臨床非常常見的情況,據國外統計數據顯示,每個人一生中有30%的可能會受到“肩痛”的困擾。在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肩痛的發生率超過50%。

  由於人們對“肩痛”認識有偏頗,只要聽到“肩痛”都會認為是“肩周炎”。其實,肩痛的原因十分復雜,既有肩關節本身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頸椎、心髒、膽囊等髒器的原因。肩關節本身的原因如“滑囊炎”“肩袖損傷”“肩關節脫位盂唇損傷”“粘連性肩關節炎”“肩關節骨折”等。

肩關節易受傷,肩膀疼痛不等於“肩周炎”

  58歲的陳老師,從教師崗位退休後一直在家練書法、做家務。近半年,右肩疼痛一直困擾著她,不但練字不能太久,甚至連洗臉、梳頭、掛曬衣服都很困難,到了晚上肩膀的疼痛讓她難以入睡。同事和鄰居們都說她得了“肩周炎”,讓她去小區健身廣場去“拉筋鍛煉”,兩個月過去了,陳老師的肩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逐漸加重。

  經過對肩關節全方位的仔細檢查,我給陳老師的初步判斷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這讓陳老師很是意外。

  我詳細解釋給她聽,肩袖是帶動肩關節活動的一組肌腱(俗稱“筋”),肩袖在骨與骨的縫隙中活動,存在磨損和擠壓,長期的舉手抬肩(如老師寫板書、牆面粉刷)會加重這種磨損,久而久之,肌腱就會損傷甚至斷裂,稱之為“肩袖損傷”。過度的“拉筋鍛煉”可能讓原本脆弱肌腱“更受傷”,“越練越壞”。磁共振(MRI)檢查也證實陳老師的肩袖肌腱確實出現了“損傷破口”。

  好在陳老師的損傷並不嚴重,經過兩次肩關節穿刺注射治療有所好轉。

  肩痛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酷愛羽毛球,他經歷過一次肩部外傷。本以為只是單純的肌肉拉傷,休息2周就會好轉,可傷後半年小李的肩痛都沒有好轉,甚至連寫作業、穿毛衣都會疼痛,更不敢打羽毛球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父母帶他到多家醫院就診,按照“肩周炎”“滑膜炎”治療卻不見好轉。我的同事劉文廣醫生經過詳細的問診和細致專業的檢查,回顧了小李當時受傷的情形後認為,他可能是“肩關節SLAP損傷”。

  SLAP損傷又稱為肩關節盂唇損傷,常見於年輕人群,反復投擲運動者(籃球、羽毛球、網球、三鐵運動等),表現為“肩部疼痛,不敢發力,投擲和抬舉力量減弱”。此後的磁共振檢查也確認了該診斷。隨後小李接受了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術中我們發現肩關節盂唇組織從骨膜上撕裂,因此我們采用钛合金錨釘對其進行了縫合固定。經過1個月多的康復鍛煉,小李重返校園。

  並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真正的肩周炎僅占肩痛的五分之一,通常經過正確的拉伸鍛煉1年左右可以自我緩解,而更常見的“肩袖損傷”和“盂唇損傷”更需要引起重視,如果盲目當做“肩周炎”治則背道而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