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肩周炎 >> 關於肩周炎 >> 中醫與西醫對肩周炎的診斷定義

中醫與西醫對肩周炎的診斷定義

  本病主要采用X線檢查和肩關節MRI檢查:

  1.X線檢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變主要是顯示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所謂肩峰下脂肪線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層脂肪組織在X線片上的線狀投影。當肩關節過度內旋位時,該脂肪組織恰好處於切線位,而顯示線狀。肩周炎早期,當肩部軟組織充血水腫時,X線片上軟組織對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線模糊變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軟組織鈣化,X線片可見關節囊、滑液囊、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等處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鈣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線片可見鈣化影致密銳利,部分病例可見大結節骨質增生和骨贅形成等。此外,在肩鎖關節可見骨質疏松、關節端增生或形成骨贅或關節間隙變窄等。

  2。肩關節MRI檢查

<a name='InnerLinkKeyWord' href='http://www.jianke.com/zypd/' _fcksavedurl='http://www.jianke.com/zypd/' target='_blank'>中醫</a>與西醫對肩周炎的診斷定義

  肩關節MRI檢查可以確定肩關節周圍結構信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為確定病變部位和鑒別診斷的有效方法。

  中醫解析

  現代中醫臨床總結古人經驗並結合實證研究,認為肩周炎之發病與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濕及閃挫勞傷有關,傷及肩周筋脈,致使氣血不通而痛,遂生骨痺。在中醫古典醫籍《素問?痺論》中有骨痺、筋痺、脈痺、皮痺等分類,認為其病因與風寒濕有關。在《靈樞?賊風》篇中首次提出其發病與外傷關系密切,認為傷後惡血停聚於肌肉筋骨之間,氣血運行不暢,易受風寒濕邪侵犯,惡血與外邪侵襲則發為痺證。在隋唐時期,又進一步認識到其發病與勞傷氣血不足有關。《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記載:“帶傷筋骨,肩背疼痛”。指出了其與外傷有明確關系。至清代《醫宗金鑒》總結了數千年來對肩臂痛的認識,指出肩背痛有經絡氣滯、氣虛、血虛以及兼風、兼痰等證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