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時工作忙,一到假日就不願意動,不是在家看電視、看電影、打游戲,就是約上三五知己打麻將、打撲克。坐得多,動得少,時間長了腰椎就容易疲勞受損。專家指出,腰椎錯位和姿勢不良有很密切的關系,但腰椎錯位初期多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等到腰腿部發生疼痛、麻木時,往往已引起腰椎間盤突出、下肢萎縮等病變。專家提醒,預防腰椎錯位,切忌久坐,建議適度活動,多到戶外走走。
腰腿痛90%存在腰椎錯位 腰椎錯位聽上去很陌生,在臨床中卻很常見。專家指出,90%以上的腰腿痛患者都存在腰椎錯位,但患者常以為是腰肌勞損或腰椎退行性變,要麼做理療、按摩,要麼找些膏藥來敷。想當然治療的結果,很可能讓腰椎錯位進一步加劇,並引起其他病變。 “要辨別是否腰椎錯位,拍片檢查就能知道。”專家表示,腰椎小關節的關節面發生移位即腰椎錯位。由於力學關系影響,長久錯位會使椎體間的椎間孔容量減小,神經血管受到牽拉或擠壓,就會造成神經損傷和血管供血減弱,可表現為腰腿痛、下肢麻木;錯位後上下椎體所在的椎間盤由於左右或前後受力不均勻,引起椎間盤受力不平衡,導致椎間盤突出等病變。“但在錯位早期,很多患者並沒有太明顯的感覺,所以很容易忽視而沒有及時就診。等到出現較重的腰腿痛,甚至下肢萎縮,走路像‘踩棉花’一樣,感覺腳觸不到地了,此時腰椎間盤突出可能已相當嚴重。” 腰椎錯位與姿勢不良相關 人們經常將腰椎錯位當成腰肌勞損或腰椎退行性變,但三者比較起來,原因和症狀都不相同——— 腰肌勞損是長期運動、負荷造成的肌肉、筋腱損傷,疼痛一般比較表淺。 腰椎退行性變多見於老年人,通常伴隨骨質增生、韌帶鈣化、椎間隙改變,表現為腰酸軟脹痛,下肢運動功能受限,走路平衡能力不佳,身高縮短。 腰椎錯位的原因比較復雜,內因受飲食、環境污染等影響,導致椎間盤脆性加大,韌性減少;外因與姿勢不良、搬抬重物、睡軟床、吃寒涼菜(如空心菜、白菜、竹筍)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