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並且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也是很多的,必須要及時檢查治療才行。在這裡,為大家盤點一下關節痛需做的檢查項目都有哪些,讓你更加具體的了解關節痛影像檢查方法。
關節痛的危害
節痛是由關節本身或全身性病變所引起。關節痛屬於關節軟骨的自然損傷和老化現象。軟骨是沿著關節排列的物質,它能防止骨頭末端互相磨擦在一起,並且讓關節在充滿關節液的狀態下自由移動。當人年歲漸老,人體的軟骨被磨損,骨頭就暴露了,手指、膝蓋、脖頸等處的關節和關節靠在一起活動磨擦時就疼痛、腫脹、僵硬(晨僵)、有響聲了。另外,隨著身體的逐漸老化,身體自身產生II型骨膠質(膠原蛋白)及葡萄糖氨基聚糖的能力也不斷下降,只有直接補充II型骨膠質(膠原蛋白)和鈣,才能不斷復原、重建、再生關節軟骨組織和結蒂組織,防止其退化,保持其完整性,重建骨精華使關節不再因活動摩擦而疼痛。 常見的關節痛,凡風濕性的多呈游走性,有的有輕度紅腫,如果治療不及時,常常侵犯心髒,後期發展成風濕性心髒病,凡類風濕性的,以手、腕、踝、趾關節受累最多,發病關節處紅、腫、熱、痛明顯,發展至晚期則造成關節變形、僵直至活動嚴重障礙。
那麼,哪些影像檢查對關節痛會有幫助呢?
關節痛需做的檢查項目
X線:包括關節X線、骨盆正位片、脊柱X線、胸片等。X線檢查價格便宜,輻射量少,檢查快速,無需預約,是風濕科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基本上所有疾病都需要進行胸片的檢查,排除潛在的肺部感染如結核,更好地為免疫抑制劑的選擇提供安全保障。強直性脊柱炎常需要檢查骨盆正位片,中晚期的病人可以觀察到骶髂關節明顯改變。中晚期強直病人進行脊柱如腰椎的X線檢查,往往可以觀察到脊柱異位成骨,晚期病人甚至可以看到骨橋形成、脊柱畸形。RA病人也常常需要進行X線檢查,如雙手X線、關節X線,看是否存在骨關節軟骨、骨的破壞以及畸形。但由於X線是比較簡單的檢查方法,只能顯示較明顯的病變,如果早期的炎症、軟組織的病變以及軟骨的輕微改變無法清晰顯示,因此,對於上述早期病變,需要更進一步檢查CT、MRI等。
CT:如膝關節CT、髋關節CT、骶髂關節CT、雙能CT、胸部CT等。CT檢查價格相對較貴,輻射量也較X線大(但偶爾一兩次的檢查影響也有限),檢查亦較快(增強CT相對較慢),通常無需預約,是風濕免疫科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對於X線顯示不清楚的或無法顯示的病變,可以選擇進一步的CT檢查。此外,還可以幫助風濕科醫生排除腫瘤等病變。對於痛風病人,還可以進行雙能CT的檢查,可以直觀顯示尿酸結晶,是痛風診斷的金標准以及評估痛風治療效果的良好手段。很多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等都可以累及肺部,導致肺部疾病,特別是間質性肺炎。而進行CT的檢查尤其是HRCT的檢查可以清晰顯示間質性肺炎的病變程度、特征、分型等。因此,CT對於風濕病的診斷也具有重要價值。然而,CT檢查無法很好地顯示軟組織和軟骨病變,因此,部分病人需要選擇MRI檢查。
核磁共振(MRI):如骶髂關節MRI、髋關節MRI、手關節MRI檢查等。MRI檢查價格更貴,檢查速度慢,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預約到,檢查時間也比較長(約30分鐘到1小時),但MRI無輻射,對軟組織(肌肉、肌腱、脂肪、韌帶等)以及軟骨的顯示具有其獨到優勢。對於早期脊柱關節病的診斷,往往需要借助MRI進行檢查,可以觀察骶髂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炎症情況,評估炎症的程度。可以觀察到風濕病累導致關節腔的積液。早期類風濕關節炎存在滑膜炎但無骨質破壞時,也可以觀察到。還可以幫助排除一些骨關節的腫瘤,如累及髋關節滑膜的腫瘤。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對此項檢查並不陌生,因為常常需要進行MRI檢查去幫助風濕科醫生進行疾病的判斷和病情的評估。
放射性核素顯像:唾液腺放射性核素顯像唾液腺放射性核素顯像是評估唾液腺功能的一種無創、簡便的方法,可以協助診斷干燥綜合征以及評估干燥綜合征患者唾液腺功能。在干燥綜合征的診斷、治療方案制定方面起重要作用,該方法已被歐洲專家組作為干燥綜合征的一個診斷標准。骨關節顯像在早期類風濕關節炎中也有運用,可以協助早期RA的診斷以及評估RA病情活動度,但特異性不高。
超聲:關節超聲、唾液腺超聲。超聲檢查簡便易行,無創傷性,價格便宜,分辨率高,是近年來風濕界探討的熱門領域。風濕免疫科醫生運用超聲在骨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肌腱端炎、干燥綜合征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類風濕關節炎方面,可以實時動態的觀察積液、滑膜、肌腱、關節周圍軟組織、軟骨及骨侵蝕。國外學者研究表明,高頻超聲觀察滑膜炎的敏感性、特異性和准確性均明顯高於X線檢查和臨床體檢。超聲通過檢測肌骨內尿酸鹽晶體沉積診斷痛風。我國風濕病學家通過大樣本的研究發現,超聲技術在干燥綜合征方面具有重要的運用價值,可以評價唾液腺的功能,以及干燥綜合征疾病的活動度和評估治療效果。因此,超聲技術有望成為未來診斷干燥綜合征的一種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