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保護膝關節,運動悠著點

保護膝關節,運動悠著點

  兩個月前,程女士發現腿有點疼,在上下樓梯和蹲起時膝關節還有發軟發酸的感覺,剛開始她沒太在意,最近覺得好像有些加重,醫生診斷為髌骨軟化症。聽到醫生的診斷,程女士覺得這個名字挺陌生,再說關節疾病不是老年人才得嗎,自己身體一直不錯,怎麼會患上這種病呢?河西骨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王寶奎表示,髌骨軟化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只是不被大家所了解。

  髌骨軟化症在臨床上也稱為髌骨軟骨軟化症,調查數據顯示,髌骨軟化症的發病率高達36.2%,多見於30-50歲的青壯年,尤其以30-4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約占2/3。

  髌骨軟化症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發病率,這和髌骨的功能有關。髌骨位於膝關節的前方,上邊有塊肌肉叫股四頭肌,下邊連著髌腱,在膝關節運動中起著力量的傳遞和支撐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膝關節經常需要進行屈伸運動,長此以往,摩擦、擠壓加上退變等原因都容易引發疼痛。王院長表示,髌骨軟化症的發病原因第一是外傷的因素,因為某一次大的暴力或者多次小的損傷積累所致的髌骨損傷;第二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內分泌的改變,小動脈硬化,局部有供血障礙,引起髌骨軟骨面的病理改變;第三是因為膝關節的滑膜炎造成關節腔的積液,液體對軟骨面的破壞所造成的軟骨面的病理改變。

保護膝關節,運動悠著點

  像程女士出現的腿發軟,膝蓋疼痛就是髌骨軟化症的典型症狀,這些生活中的小毛病往往被我們忽視。髌骨軟化症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早期表現,雖然髌骨軟化症不是危及生命的大病,但是如果掉以輕心,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起居,所以應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王院長介紹說,膝關節的髌骨軟化症早期的臨床表現就是膝關節發軟,上下樓無力,在運動後更為明顯,休息後症狀可以緩解。隨著病情的逐漸發展,膝關節活動受限,疼痛加重,上下樓、尤其是在半蹲位的情況下疼痛更加明顯,同時還伴有響聲。隨著病情的發展,可以演變成膝關節的骨性關節炎,引起膝關節的功能障礙。髌骨軟化症在臨床治療上一是通過加強自身的合理的功能鍛煉,采取增加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來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使局部症狀得到緩解;還可以通過物理治療,包括超短波的治療、熱敷加中藥離子導入,使局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使症狀進一步得到緩解,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根據病情的發展,也可以選擇相應的手術治療。

  膝關節是人體各種活動中負荷較大的關節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臥、跑、跳等活動都離不了它,所以受損傷的機會也相對比較多。現代人講求生活質量,健身、鍛煉者不在少數,但是運動健身不當也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為此王院長建議大家一定要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在生活中要保護好膝關節。老年人在晨練的時候不能過多的造成膝關節負重下的活動,避免造成膝關節的損傷;年輕人在體育運動或健身訓練的時候應該量力而行,防止膝關節的過度磨損,否則也會造成髌骨軟化。從飲食結構上建議適當地補充鈣質,增加豆制品、乳制品、海產品這些含鈣量較多的食物的攝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