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的研究數據統計,骨質疏松症的年發病率已經遠遠高於心髒病發作、中風和乳腺癌發病率的總和。然而,生活中絕大多數人並不認為骨質疏松症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往往是在發生了明顯的腰痛,甚至髋關節骨折後,才意識到自己發生了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的發病率遠遠高於人們的想象,骨質疏松,離你並不遙遠。老百姓總認為老年骨折就是骨質疏松,其實不然,骨質疏松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於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胳疾病。早期常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隨著骨丟失的加重,可出現以下臨床表現:疼痛,常以腰背痛多見;身長變短、駝背;骨折,常見椎體骨折及髋部骨折;呼吸功能下降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骨折是骨質疏松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也往往是人們發現骨質疏松的第一原因。一般來說,人體最容易發生骨折的是脊柱,其次是髋部、腕部。發生於脊柱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多發於胸、腰椎的椎體,多為老年患者,因骨骼強度和剛度下降,如拿重物不當、咳嗽或乘坐汽車時的顛簸等就可能引起骨折。骨折後,患者由於疼痛,不得不長期臥床,從而繼發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靜脈血栓、尿路結石、腦血栓、褥瘡等,而這些並發症,嚴重影響健康,個個都是危及生命的。因此,當發生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後,應盡早治療,避免長期臥床,避免各種並發症,盡早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雖然對於骨質疏松及其並發症的治療技術日新月異,但再好的治療也不如早期的預防。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合理均衡的飲食:如牛奶、豆制品等,不足的部分給以鈣劑補充。我國營養學會推薦鈣攝入量為成年人元素鈣80—1000mg/日,維生素D的日攝入量為200~400iu。
運動:適量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可增加骨峰值和減少及延緩骨量丟失;運動還可以增加機體平衡能力及靈活性,有助於防止跌倒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吸煙、過度飲酒,高蛋白、高鹽飲食,飲大量咖啡,活動量少等,可影響維生素D和鈣劑的吸收和利用。
平均每天至少20分鐘日照。充足的光照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負重運動可以讓身體獲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強度。
高危人群應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骨質疏松檢測,及早診斷。
這些人應該進行骨密度儀檢測
骨質疏松的早期發現,同樣對骨質疏松的預防有著重要意義。骨密度可反映當前骨代謝狀況,是診斷骨質疏松症的主要手段,對預測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有很重要意義。骨代謝生化指標可全面反映骨膠原的合成與分解、骨礦化、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活躍程度,亦即骨形成與骨吸收情況,並可反映骨轉化速率,具有變化早、敏感性高的特點,可預測以後骨轉化趨勢和骨密度變化。故目前在臨床上常采用骨密度和骨代謝生化指標的檢測相結合的辦法檢測骨量的變化。骨密度儀是實現這一檢測的重要工具。專家建議以下人群應進行骨密度儀的檢測:
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無其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
65歲以下絕經後女性或70歲以下老年男性,伴有一個或多個骨質疏松危險因素。女性到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明顯減少,骨質流失加快,而出現絕經後骨質疏松症。
有脆性骨折史的男、女成年人;
各種原因至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x線攝片已有骨質疏松改變者;
接受骨質疏松治療進行療效監測者;
有影響骨礦代謝的疾病和藥物應用史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