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升後,寶寶的活動強度更加活躍,所以父母要多多注意啊!
以下的生活細節很可能會造成寶寶肘關節脫臼:
1、在給寶寶穿脫上衣時,媽媽用力地拽寶寶的胳膊。
2、看到蹒跚學步的寶寶腳底一滑,慌張的媽媽猛地拉著寶寶的小手往上一拽。
3、有些媽媽在拉寶寶上樓梯或上斜坡時,用力牽拉寶寶的上肢。
4、在做游戲的時候,寶寶互相拉扯用力過大。
肘關節脫臼的表現:
1、驟然間啼哭不止;
2、喊叫被牽拉的胳膊疼痛;
3、拒絕別人移動他的肘部,傷肢手臂不能抬起,不肯用患側手拿取物品;
4、肘關節輕度彎曲。手心向下垂於胸前。
該怎樣處置?
寶寶肘關節脫臼了,媽媽如果對骨骼組織不大熟悉,自己不要隨意整復脫位部位,以免引起血管或神經的損傷。應立即將寶寶送往醫院,請專科醫生進行手法復位。在送往醫院的路途中可以對傷肢冷敷,以減輕局部組織的水腫。
手法復位如何操作?
媽媽抱著脫臼寶寶端坐,醫生同寶寶相對。將寶寶肘屈曲90℃置寶寶身旁。醫生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關節轉動,並將拇指置於桡骨頭處。另一手握住寶寶肢手腕,連續做數次前臂旋後動作。此時,可聽到清脆的輕微彈響聲或手指有彈跳感,表示桡骨頭已復位,寶寶停止哭鬧,並可用手上舉取物。
專家提示:
1、所患部為不同,不宜逐一列舉,也不推薦媽媽自學。
2、關節復位後不能過度活動:復位後要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使受傷的關節囊韌帶和肌肉得以修復愈合,固定時間約為2-3周。在此期間,注意不要讓寶寶進行過度的活動,以免再次發生關節脫位而形成習慣性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