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兒童常見的骨科問題,台灣衛教保健知識

兒童常見的骨科問題,台灣衛教保健知識

  這一字在小兒麻痺日益減少的今天,仍極具意義。兒童是一個成長中的個體,其所有之骨科問題與大人截然不同,目前由於研究日精,小兒骨科已成為一專科。雖然如此,一般醫師也常會遇到兒童骨科的問題,除了要作適當的解說、處理與轉診外,對於一般兒童骨科問題也要加以篩檢,以期達到早期偵測的目的。

  以下則分項概述兒童常見的骨科問題,以及它們的診斷處理原則:

  一、兒童骨折:

  兒童的骨頭因骨質多孔、骨膜肥厚、骨端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生長板,故骨折時較不易完全斷裂移位,反呈嫩枝性骨折;骨折處即使有30度以內的彎曲,隨著成長亦可逐漸變直;骨折時因血液循環增加,生長板成長受到刺激,而有增長的現象,這在大腿骨折時約會增加一公分,在小腿骨折時,則約增長0.5公分,所以在處理骨折時,我們故意讓骨端重疊約0.5到1公分,但方向要對正,不可發生旋轉變形,因為旋轉變形是無法自然矯正的。若骨折波及生長板時,就必須非常小心地鑒別診斷及分類;Salter&Harris分類中第三及第四型生長板骨折是需要用手術來加以復位的,否則若發生生長板早期不對稱的閉合,就會有長短腿、或腿彎曲的問題了。我們可以這麼說,絕大部份的兒童骨折都不需要手術,但發生於關節附近,特別是傷及生長板時,常需手術復位,這是應特別注意的一點。

  二、下肢扭轉或彎曲變形:

兒童常見的骨科問題,台灣衛教保健知識

  即所謂的走路內八字、外八字、"O"形或"X"形腿的問題,這也是小兒科醫師、一般科醫師以及骨科醫師最常碰到的問題。有些出生到一歲的嬰兒,腳的前端往內收,後腳跟則很正,這就是所謂的跖內收,其原因為胎內壓迫的緣故;輕時只需做往外運動,若太緊時,則需考慮以矯正鞋或石膏來矯正。一歲多開始學走路到三歲的小孩,走路內八字者多因小腿內旋所引起,除了小腿內旋外,還會合並有小腿彎曲(即"O"形腿)現象,所以走起路來,兩腳都開開的,父母看了都很擔心。其實,這種情形是胎兒姿勢的延續,隨著成長都會逐漸改善的。三歲到八歲之間走路內八字,多半是因大腿骨上端過度前傾所致,這種情形在沒人注意或走路疲倦時特別明顯。這些小孩多喜歡反坐,即所謂"W"坐法或俗稱"電視腿"。治療上,矯正鞋或支架並無效果,最重要的是糾正小孩的坐姿,不可反坐,最好不要俯睡,鼓勵盤坐、滑冰或騎腳踏車,也就是以活動來治療,及早注意的話,八歲以前多半可以糾正過來。僅有極少的孩童到十歲以上仍然有厲害內八字,走路容易絆倒,外觀難看,這時才考慮以手術矯正。對於膝內翻或外翻的處理,首先須了解,正常孩童從出生到成長,膝部彎曲乃是經過內翻、外翻、微外翻的歷程,內翻的情形在一歲半時最明顯,腿在二歲時較直,三歲時外翻最厲害,四~五歲後膝部就呈現如成人一般微微外翻的情形。所以,若小孩腿部彎曲的情形不符合上述情形、太過厲害或太不對稱時,就必須考慮到非生理因素,作進一步的X光及血液檢查來排除骨骼異常、代謝疾病、其他病因的可能性。生理性的膝內翻("O"形腿)或膝外翻("X"形腿)並無需治療,除非是太過厲害,有家族傾向或家長執意時,我們才給予矯正支架。特殊原因引起者,則需對症以藥物、支架或手術加以治療。

  三、畸形足:

  畸形足,又稱為馬蹄內翻足或杵狀足,乃特指腳跟緊縮、內翻、前腳內收的一種先天性足部異常,它與跖內收、仰趾外翻足或姿勢性內翻足是不一樣的,它並不能輕易地被扳回正常位置。畸形足一般認為其本身的骨骼發育上並不正常,韌帶、肌腱等緊縮,缺乏彈性,所以畸形足約一半的病例經石膏矯正可以成功,但約一半的病人須經某種程度的手術才能接近正常,而且無論如何治療,畸形足總無法恢復到與正常一樣,這是必須了解的一點。畸形足應出生即開始治療,首先應嘗試徒手矯正及石膏矯正,每周一次,約二~三個月後即可知保守療法是否會成功,若有腳跟緊?或整個不完全治療時,則需考慮於六個月到一歲之間手術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