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屬於風濕病范疇內的疾病已經有100多種,由此可見,風濕病的危害是相當大的。而為了盡可能的遠離風濕病的危害,我們就有必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做好預防。擊退風濕病,夏季治療恢復速度快。風濕病以關節疼痛、麻木、活動不利為主要表現。風濕類疾病多由於先天不足,肝腎精血虧損,氣血虛弱,外感風寒溫熱或外傷血瘀或情志異常,氣血痺阻,變生瘀濁所致。
夏季預防風濕病的方法你掌握了嗎?
1、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本病的致殘率比較高,但如果獲得早期診斷及早期的治療,仍可控制其發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識,醫生和患有關節腫痛症狀的病人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診療水平,控制病情發展,減少致殘率和增加勞動能力。
2、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或生產勞動,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內經》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是這個道理。
3、避免風寒濕邪侵襲:大部分病人發病前或疾病復發前都有汗出當風涼、接觸冷水等病史,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春季雨水較多,正是萬物萌發、樹木花草發芽、長枝、生葉、開花之際,也是百病發之際。這時,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當令,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我在接診的病人中,述其因臥睡石板、水泥地面或長時涼水浸泡而發病者,不在少數。秋季氣候干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另外,有些職業是工作在水濕潮冷的環境中的,如井下、露天作業等,一定要注意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勞動或勞動後,不可乘熱身汗出便入水洗浴。墊褥、被蓋應勤洗曬,以保持清潔和干燥,勞動出汗,當風吹,內衣汗濕後應及時更換洗淨。
4、注意勞逸結合:祖國醫學歷來主張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安作勞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過度勞累,正氣損,風寒濕邪可乘虛而入。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得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5、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現代免疫學研究證明,機體的免疫功能同樣受神經和內分泌因素的調節。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祖國醫學認,七情(喜、怒、哀、思、悲、恐、驚)過,能影響髒腑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響內髒的氣機,使氣機升降失調,氣血功能紊亂,抗病能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襲而發病。
6、預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源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擊退風濕病,夏季治療恢復速度快。風濕病以關節疼痛、麻木、活動不利為主要表現,屬於中醫學的“痺症”范疇。中醫認為,其病機為風寒、濕邪痺阻經絡。風濕類疾病多由於先天不足,肝腎精血虧損,氣血虛弱,外感風寒溫熱或外傷血瘀或情志異常,氣血痺阻,變生瘀濁所致。
“先天禀賦不足”,包括遺傳因素;“氣血虛弱”包括免疫系統功能失常;“外邪”泛指感染因素;“痰濁瘀血”是疾病發展的產物。鑒於對該類疾病的這些認識,中醫對此類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采用辯證治療。主要分為補腎活血法,溫經通絡法,活血逐瘀法,理氣行痺法,清熱解毒法等。
冬病夏治,是中醫擇時治療的方法之一。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規律,人體陽氣及自然界生物的陽光,生於夏,收於秋,藏於冬。天人相應,人體也受到自然界節律變化的影響。很多疾病均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風濕病也一樣。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是素體禀賦不足,肝腎精血虧損,氣血虛弱,外感風寒濕邪,氣血痺阻,形成瘀血痰濁,雍滯關節所致,尤其痰濁血瘀既是疾病的發展產物,又是新的致病因子。基於對風濕病的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兩方面的認識,我們在臨床上通過傳統的方法遣方配藥,擬定以補先天,養後天,化瘀除痰,祛風除濕的治療法則。以全面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為主,加強抗炎、鎮痛、改善微循環等為輔。所選藥物既有益氣補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同時又具有免疫學效應。
嚴格意義上的風濕病的治療絕不是一方一藥、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長期的化學藥物治療帶來的毒副作用,已被廣大的風濕病患者所認識。世界上目前還沒有哪一種特效藥能根治風濕病。所以,最大限度地緩解風濕病的症狀有效控制疾病發展,是我們臨床治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