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想暢快運動?得護好半月板

想暢快運動?得護好半月板

  半月板損傷常見於籃球、足球等運動,多半是在膝關節彎屈、腳掌牢抓地時腿部作強力扭轉所造成;可伴有韌帶扭傷,另外膝關節受到直接撞擊也可能導致傷害。眾所周知,NBA著名球星羅斯曾因右膝半月板撕裂而進行手術。曾經的最年輕常規賽MVP深受其害,經歷幾次膝關節手術之後,很難再恢復到當年的巅峰狀態。

  為何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在跑、跳、對抗類項目的運動員中如此常見?如何才能預防半月板損傷?如何進行康復訓練?本文將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半月板損傷患者狀態

  半月板損傷是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之一,根據嚴重程度不同,輕微者僅造成一些不適且可自行愈合,嚴重者可能喪失關節功能且需手術治療。

  膝關節猛烈屈伸而超出正常范圍時,半月板前、後角會受到過度擠壓而出現損傷,如踢球時用力過猛而使膝關節猛烈超伸時,容易造成半月板前角撕裂。又如舉重比賽中,試舉過大的重量,下蹲時膝關節過度屈曲而超出正常運動范圍,此時半月板後角受到過度擠壓而易出現撕裂。

  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表現出腫脹和滑落感,並且在關節活動時有彈響。膝關節在半月板破裂後,反應性疼痛使患者將膝伸直。並抱膝進行勉力伸屈運動,力圖將半月板整復。

  但由於肌肉的痙攣和身體的重壓,移位、破裂的內側半月板常常難以達到完全復位,即或復位,亦不能避免對損害部分的壓迫,往往使破損加重,還引起股骨髁關節面損害。

  醫師通常根據醫學檢查作初步診斷,可能建議用核磁共振或X光檢查來做確認。因此,對半月板撕裂必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想暢快運動?得護好半月板

  傷病預防

  1

  運動中確保正確的關節排列,是避免運動損傷的根本,而肌力平衡、神經控制、本體感覺則是正確的動作模式和關節排列的基礎,在進行任何運動前首先需進行動作模式練習。

  2

  合理的控制運動負荷,避免極度疲勞狀態下堅持運動。當人體處於極度疲勞狀態時,神經控制能力降低、肌力下降, 對關節位置和運動的控制能力不足,這時極易出現關節位置不正確,而對半月板造成過度擠壓出現損傷。

  3

  不可忽視運動前的熱身及運動後的恢復,充分的熱身會增加關節內滑液的分泌,增加半月板的潤滑度、減少磨損。運動後主動進行各種恢復練習,能夠促進半月板和關節面內微細損傷的恢復,避免關節退行性變化。

  傷病治療

  半月板損傷屬中醫“筋傷”范疇,主要由於勞累、外傷、感染等原因致機體免疫力低下,或髒腑功能虧虛,風、寒、濕、邪乘虛侵入機體凝滯關節、經絡而致。針對半月板損傷的病因,從中醫整體觀念入手舒筋活絡、強筋健骨為主要原則,通過改善患處血液微循環,補充周圍組織營養,從而消除關節疼痛腫脹症狀,加強關節屈伸功能,達到徹底治愈半月板損傷的目的。

  推拿對膝蓋損傷的治療效果尚佳。

  1、原則以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為主。

  2、取穴:血海穴、足三裡、委中、環跳穴、

  3、手法:揉,按,點,撥,一指禅推,拔伸,搖,擦等,先輕後重,如果傷痛處不能推拿,先在健側或者遠端取穴或推拿,緩解疼痛再推拿。

  4、可配合遠紅外線、針灸、藥貼治療。

  術後康復

  四階段讓膝蓋恢復活力

  半月板修復後,必須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以防止損傷再次發生。因肌肉過緊亦可造成膝關節產生其它損傷,故需循序漸進地進行肌肉拉伸活動。當半月板修復之後,可在膝關節能夠承受范圍內增加負荷,但是必須遵守循序漸進原則。

  第一階段:術後1~2周

  目標:消炎消腫,保持關節活動度

  方法:1.每隔2~4小時冰敷15分鐘。

  2.使用消炎藥。

  3.在不出現疼痛下主動伸膝、屈膝。注意該階段不得承受負重。

  第二階段:2~4周

  目標:全范圍活動關節,保持肌肉力量,部分承受體重逐漸過渡至完全承受體重。

  方法:1.足跟滑牆,幫助膝關節達到90°彎屈以及完全伸直,每組10次共3組。

  2.仰臥直抬腿,每組10次共3組,膝關節要保持自然伸直。

  3.股四頭肌靜力收縮,每組10次共3組,膝關節要保持自然伸直。

  4.膝關節壓毛巾,目標每組10次,每次保持5秒,共3組。

  第三階段:4~8周

  目標:恢復腿部力量,關節全范圍內抗阻練習。

  方法:1.背橋,每組30秒共3組。

  2.靠牆靜蹲,每組1分鐘共3組。

  3.單腿站姿提踵—每組10次共3組。

  第四階段:8~12周

  目標:使兩側肌力恢復平衡,訓練神經控制,恢復本體感覺。

  方法:1.單腳背橋—每組10次共3組。

  2.單腳下蹲,每組10次共3組。

  3.負重下蹲,每組10次共3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