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斷肢再植術後怎麼護理

斷肢再植術後怎麼護理

  術後病人應置於單人病室,以便於消毒膈離,防止交叉感染,室溫保持在20~25℃,濕度60℃,房間定時通風消毒,紫外線每日照射2次,地板家俱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或0.5~1%消毒靈溶液擦拭。

  ⑴全身護理:病人經過長時間的創傷和手術,失血較多,術中應補充足量的全血,術後嚴密觀察傷員的皮膚色澤、血壓、脈搏及周圍靜脈的充盈程度,初步判斷有無貧血表現,並做血的常規化驗和血細胞壓積,必要時用中心靜脈壓測定,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高位斷肢者,應注意有無急性腎功能衰竭及毒血症的產生。

  ⑵局部的護理:

斷肢再植術後怎麼護理

  ①搬動病人要慢而輕,平臥位,患肢適當提高,略高於心髒水平,可將再植肢體置於床邊特別小木桌,上鋪無菌巾,用護架遮蓋。

  ②患肢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包扎不宜過緊,指(趾)端暴露,覆蓋無菌巾或紗布,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注意防止傷員入睡後移動肢體,使血管受壓痙攣。

斷肢再植術後怎麼護理

  ③定時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指甲毛細血管充盈情況並做記錄,動脈供血不足時表現為再植的肢體末端蒼白,指腹癟陷,皮膚彈性消失,皺紋加深,皮溫下降,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指甲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靜脈回流受阻時則表現為末端皮膚色澤青紫、腫脹,皮膚水疱,皮溫下降,指甲毛細血管充盈時間變短,針刺指端出血呈紫色,血循

  環障礙出現後應及時報告醫生;分析判斷發生的原因,檢查肢體有無包扎過緊,皮膚綜合張力是否過大,皮下有否血腫等,一般可拆除縫線,引流積血,降低肢體內張力,同時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罂栗鹼、妥拉蘇林等搞凝解痙藥物,局部保溫,經過處理未見好轉,必需盡量做手術控查,肢體腫脹時可將肢體抬高,用50%硫酸鎂溶液濕熱敷,中藥皮硝外敷,白蛋白靜脈滴注,高壓氧對改善肢體的供氧狀況,促使靜脈回流也有較好的效果。

  ④定時定點皮溫測定。術後可用半導體皮溫計測量肢體溫度,一般術後10天內每小時測皮溫1次,測溫應在烤燈關閉後15分鐘進行,避免誤差,測溫時應同時測健側肢體的相應部位,記錄對照,斷肢再植後一般患側皮溫高於健側1℃左右,若低於健側或皮溫突然下降則表明有血管危象存在,應及時報告,采取措施。

  ⑤烤燈的應用:術後用60~100w的照明燈照射再植肢體,燈距為33~50cm,使局部血管擴張,使用烤燈一般需7~10日左右時間。

  ⑶抗生素的應用:傷口感染可致血管吻合口的爆裂、出血,影響再植肢(指)體的成活,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預防感染的主要措施是嚴格無菌操作、徹底清創,並在術前術中給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經常作傷面滲液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以提示有效抗生素的應用。

  ⑷有關抗凝藥物的應用:近年來,由於顯微外科技術水平的提高,在斷指再植手術後,一般已不再應用抗凝治療。肝素常補用作吻合血管時的局部沖洗抗凝藥,將肝素50ml稀釋入2%利多卡因20ml及生理鹽水200ml中組成溶液,供局部沖洗抗凝用。

  ⑸再植肢(指)體的功能恢復:再植肢體神經功能恢復前,護士應幫助做傷肢關節被動活動和按摩,神經功能恢復後,盡量鼓勵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