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醫學發展,人們常熱衷於研討某一新技術、新方法,卻往往忽略了導致發展的深層原因――理念。3月24日,在廣州召開的國際創傷骨科高峰論壇上,盧世璧院士、邱貴興教授、曾炳芳教授、裴國獻教授等數位骨科重量級專家,略去一項項具體的新技術、新方法,就理念展開論述,令人耳目一新。
微創干擾最少的方式
微創外科理念推動了骨科治療的轉變。在骨科,微創更為具體的解釋是:對骨折部位干擾最少的方式。
曾炳芳教授說,目前的理念是尊重骨折部分的生物學環境,因此,能不切開復位的應該不切開。裴國獻教授介紹,從早期提倡的骨斷端加壓和堅強固定,現已過渡到強調骨折的生物學治療,重視骨折局部軟組織的血運。他說,骨折後,人體有一自主修復過程,骨折區的血運會增加。所以,對長骨骨折,目前不再強求解剖復位,而著重恢復肢體的力線和長度,並更加重視對骨折部位血供的保護和術後早期功能鍛煉。在技術上,強調采用閉合復位和閉合穿釘。不要求以犧牲局部血供為代價的精確復位和廣泛的軟組織剝離,不要求內固定物與骨骼間的緊密貼合,甚至不要求骨折端間的絕對穩定,從而使骨折的愈合時間與質量得到進一步的保證。在生物學治療的理念下,多種創新性的內固定技術與內固定器相繼研發和應用,骨皮質有限接觸或不接觸等均是微創外科理念的具體體現。
然而能夠做到微創,還受到很多因素甚至是非技術因素的影響。比如,新的理念不僅應該讓醫生知道也應該告訴患者。但是,我們臨床醫生由於忙或由於難以將醫學知識通俗地告訴病人,加上醫患間存在著不信任,不少病人尚無法接受新理念。
專家舉例說,一位到中國交流的德國醫生看到有位醫生為一位長骨骨折的病人做切開復位,便奇怪地問為什麼,中國醫生說:“病人術後要看片子,我沒辦法!”盡管醫生告訴過病人:“雖然不切開在術後可能看起來接得不正,但由於對創傷局部干擾小,更利於康復,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但是不行,病人只管看片子上對得正不正,而不聽什麼力線、肢長,你說慢慢長就會好,他要的是馬上對正。否則就會拿著“不正”的片子到處告。這種情況讓德國醫生感到很不可思議。因此,要達到最佳治療效果,醫生還需要加強“溝通”能力。
人性化讓人們保持健康
醫生在工作中需要保持高度理智,感情色彩往往影響診斷和治療。這種強調理性的提法本是為了更好地治療病人,然而有人將之極端化,成為看病時見病不見人的理論依據。目前人性化的治療理念強調醫生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社會人,而不是修理的物品。裴國獻教授說,新的理念要求醫生能夠為患者創造或提供一定的有利於創傷和身心康復的條件,而絕非僅是一個單純的外科手術過程。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病為中心的理念,強調人的差異性,強調遵循循證醫學原則,從病人的角度綜合考慮治療手段。
曾炳芳教授舉外國大牌專家的一篇論文,闡述了一個醫生的最高境界是讓人們保持健康。老年人因骨質疏松跌倒後容易骨折,那位專家便論“如何防止老年人跌倒”,從如何糾正骨質疏松,如何防止跌倒入手。這種看似“淺顯”的論題,與人們想象的大專家論文相去甚遠,然而它卻是目前國際上醫學專家重視人性化的具體體現。
規范技術管理都需要
人工關節的出現對關節外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同時它也是一個高費用的方法。由於臨床手術指征掌握不當和病人經濟上的原因,致使目前濫換與該換的換不上兩種情況均相當突出。到底什麼情況下該換呢?盧世壁院士說,疼痛和功能障礙,特別是疼痛,而不是憑片子上有了問題就換。考慮要不要手術,首先考慮病人疼痛情況。他說,真正做人工關節的只是骨關節炎病人中的極少數,盡管軟骨損傷是不可再生的,但從發病到需要置換,這期間可以有很長時間,因此,臨床醫生要為病人著想,采取恰當措施防止病情發展就顯得更加重要。
同樣亟待規范的還有管理。目前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推出,但是往往還未取得可靠驗證已經在臨床開展。還有的新儀器設備,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就投入使用,醫生對這些新設備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就像路上車越來越多,大量新車、新手上路卻又沒有交通法規一樣,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專家們呼吁積極制定並實施全國統一的專科診療技術標准、規范和臨床評價標准,逐步與國際接軌,促進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和科學化。對新技術要實行准入,防止追時髦,一哄而起。專家們認為,依據標准,才能科學、客觀地評價臨床工作及臨床研究,這是擺在臨床醫生面前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