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因此,很多人在服用鈣片時,喜歡額外補充維生素D,以加快鈣片的吸收。事實上,維生素D不僅不需要額外補充,常與鈣片合用,還可能提高患腎結石的風險。
維生素D會提高腎結石風險
北京宣武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賈克寶解釋說,服用鈣片不用額外補充維生素D的理由很簡單。因人為在曬太陽時,儲存在皮下脂肪的類膽固醇會自行轉化為維生素D。只要每天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自身就可以合成足夠多的維生素D,更何況健康人群不缺乏維生素D。如果為加快鈣片吸收,短期大劑量服用維生素D,很可能導致維生素D中毒,引起食欲減退、乏力、心律不齊、惡心、嘔吐等中毒反應。
同樣的結論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也得到證實。該文章公布了老年婦女服用鈣與維生素D的大規模研究結果,這兩種補充劑對預防骨折的作用很有限,但卻會提高腎結石風險。
賈醫生說,人體的鈣儲量就像一個倉庫,而鈣庫儲量主要取決於6歲以前對鈣質的吸收程度。如果在0到6歲,吸收的鈣量達到要求,鈣庫會使人體受益終生,此後不需要人為補鈣。即便需要補充鈣片,也要根據骨密度的檢測結果,合理服用鈣片。因為,40歲以上的女性,鈣的流失就像一個漏斗,補的多流失的也多,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補鈣。40歲以下的健康女性,則不建議補鈣。男性要向後推遲10歲,即從50歲後開始檢查骨密度。因此,不要亂補充鈣片,更不能亂補充維生素D。
補鈣應以食補為主
補鈣應以食補為主在人類千百萬年進化的過程中,食物一直是營養的唯一來源,因此應首選食補。近些年,現代科學和工業為人類提供了鈣等營養素制劑,可以用於補充一些人飲食不夠平衡的欠缺。但是補充鈣劑容易過量,這會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對血管的健康也不利。所以制劑補鈣應放在第二位,特別注意不要過量。多年來,每天攝入800毫克鈣被認作標准,人們一直以此來衡量一個人是否缺鈣。這其中有誤解,800毫克鈣應該是一個國家的全民營養目標,而不該作為判斷具體個人飲食合理性的唯一數值。按照營養學的原理,如果一個人每天能吃到650毫克鈣,就不算缺鈣了。
四兩豆腐相當於一袋奶我們以一袋奶為1個鈣單位,約含250毫克鈣,相當於1兩半豆腐干、3兩豆腐絲、4兩豆腐、2兩花生仁、2兩半黃豆,相同鈣單位的不同食物可以互換。絕大多數人的日常飲食再加上述1個鈣單位食品,就可以滿足鈣的基本需要。在飲食達不到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適量使用鈣劑。
特殊人群如何正確補鈣☆孕婦懷孕4個月後,日常飲食加兩個鈣單位食品才能滿足需要,11歲以上的孩子和老年人也是如此。
☆哺乳期婦女最好能在日常飲食外增加3個鈣單位食品。
☆3歲以下的孩子一般不宜使用鈣劑,最好的選擇是牛奶,有條件者應選用配方粉。
☆3~10歲的孩子一般在飲食外每天加1~1.5個鈣單位食品。
☆患骨質疏松症的老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宜的補鈣量用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