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腰椎間盤突出鍛煉也要講究“分期”

腰椎間盤突出鍛煉也要講究“分期”

  臨床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朋友經常咨詢:應該怎樣有效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又該如何鍛煉呢?鍛煉花樣是不是越多越好?針對這類問題,今天就為大家整理講解關於腰突症的康復鍛煉方式、方法,給大家答疑解惑,同時也在這裡強調: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一概而論的統一鍛煉,應該講究“分期”鍛煉,這樣效果會更好。

  一、急性期

  一般在發病2-5天 ,由於髓核突出導致的局部關節炎性刺激和神經根炎性水腫;腰腿劇烈疼痛,活動嚴重受限,突出椎旁壓痛及下肢放射痛明顯,直腿抬高明顯受限,低於30°,行走困難,生活不能自理,臥床疼痛或持續某種臥床體位疼痛劇烈。此階段運動處方及注意事項如下:

  1、臥床休息為主,床具應該是硬板床加厚褥子,臥床姿勢選擇最舒服的體位。仰臥時最好雙膝屈曲,膝下可墊軟物(如枕頭等);側臥時,可在兩腿之間墊軟物。

  2、急性期臥床不應完全制動,只要不產生刺激性症狀,就應該積極做一些床上的肢體規律性運動,尤其是下肢的屈伸活動。

  1)、交替直腿抬高:仰臥,兩腿重復做直腿抬高動作,重復10-15次, 每日3-4 組。

  2)、足背伸運動:重復做足背伸動作,重復10-15次,每日3-4 組。

  3)、吸氣挺腰:仰臥,可屈雙膝,雙上肢置於體側,深吸氣時輕輕抬起腰部,呼氣時輕輕放下,重復10-15次,每日3 -4組。

  以上運動可分開不同時段做。

  3、如果患者上廁所能自己完成,可以順便借助助步器床下少許行走或借助兩把椅子,將其置於身體兩側,用雙臂支撐兩側的椅子背,做原地踏步(足尖不離地)。如在踏步行走時出現疼痛或疼痛加劇,要立即上床休息,臥床休息後疼痛不能在較短時間內緩解,則需減短行走時間。 4、急性期除了在床上休息以外,其他任何活動都要佩戴硬腰圍。

  5、 有較強溫熱和肌肉電興奮的理療項目對於急性期的患者屬於禁忌。

  二、緩解期

  一般在發病5-10天,患者疼痛較前緩解,椎旁壓痛及下肢放射痛減輕,直腿抬高一般可達30-45°。基本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上廁所、洗漱等動作基本可以完成。臥床狀態下疼痛明顯減輕。此階段運動處方及注意事項如下:

  1、 體位改變時仍要十分緩慢和謹慎小心。

  2、 在進行床上肢體運動的同時,可以下床開始進行緩慢行走練習。開始時可以借助助步器或其他可供攙扶行走的東西進行鍛煉,只要不

  出現腰部及下肢的疲勞或疼痛加劇,最多可以訓練15-20 分鐘/次,但期間如果出現疼痛則須立即休息,2-3次/日。

  3、 只要下床活動,都要佩戴硬腰圍。

腰椎間盤突出鍛煉也要講究“分期”

  三、恢復期

  發病後10-20天,腰腿疼痛大部分緩解,直腿抬高接近正常,但仍存在關節活動受限,甚或關節囊的腫脹等。此時運動療法的原則應以恢復關節的開合運動功能為主,並可增加腰背肌力量訓練,以加強腰椎穩定性。

  運動處方及注意事項如下: 1、患者需要經常變換體位(坐、立、臥等)。每個體位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不超過15 分鐘(臥位可長一些,但也不要超過2 小時/次,夜眠除外),若不足15 分鐘即產生不適感,則需要立即變換體位。 2、坐位應坐靠背椅(並增加腰枕),不坐沙發。

  3、此階段行走訓煉的速度及頻率可適當加快。如果行走初期出現疼痛,行走時間延長疼痛反而消失,則需記錄疼痛出現到消失的時間(這個時間逐漸變短則表明韌帶肌肉的張力在逐漸改善),可繼續行走,但最多不超過20 分鐘。如果繼續行走疼痛加重,則需立即休息。

  4、“五點”式挺腰:屈雙膝,兩手握拳,屈雙肘至於體側,頭頂、雙肘、雙足同時用力盡量抬高腰部,在量高處停留3秒復原。重復10次。

  4、 飛燕式運動:兩臂伸直於體側,兩臂、兩下肢伸直同時用力向後抬起,同時挺胸抬頭,重復5-10次。

  5、 懸掛運動(自重牽引):雙手掛在單扛或門框上,雙腳離地掛起,腰部放松,盡量堅持,但不必勉強,落地後休息3分鐘,再重復3次。

  6、 “慢騎馬”運動:這是一種腰椎功能基礎訓練項目,主要以恢復腰椎後關節基本開合功能為目的,可以增加關節周圍組織彈性和基本協調能力。患者取端坐位,向上方挺胸挺腹到極限位,此時,腰椎後關節全部都鎖緊;放松下沉胸椎及腰椎至其放松極限,此時腰椎後關節完全打開,椎間韌帶因此而拉長。反復10-20 次為一組,每天運動4-6 組。

  7、 有選擇性的佩戴腰圍,如坐車或長時間行走等。

  四、康復期

  患者症狀己經基本消失,一般生活、工作己基本上不受影響,但尚不能勝任稍長時間的靜態或動態活動,如稍長時間伏案工作、看電視、打麻將等,都可能會重新引起症狀,但休息後往往還會自行消失。

  此階段運動處方及注意事項如下: 1、每日可以進行快速行走訓練2 次;每次時間不要超過20 -30 分鐘。除此之外,較短時間的走動也可以穿插進行。 2、 變向變速走:行走訓練1-2 周後,可以將每天的行走訓練由單純的向前行走改變成前後走。具體處方:快速前走8 分鐘,再換成向後慢速退走2 分鐘,往復3 次,共計30 分鐘。 這種訓練對下肢後群肌肉的康復非常有好處。

  3、 仍然需要經常變換體位,每個體位維持時間不要太長,以不引起非常的疲勞感或疼痛為准。坐位時間可逐漸延長。

  4、每周增加全身性健身活動,一般每周1-2 次,如爬山、游泳(提前做好熱身活動,水溫不能太涼)、健身操、太極拳等(要避免關節過度伸展牽拉)

  5、不能著涼、負重,注意保持生活的規律性,避免突然改變生活習慣和規律。 6、一般活動不需要帶腰圍,長途做車(1小時以上)時需要帶。

  其他注意事項

  ( 1 )不能穿高跟鞋。 ( 2 )臨床症狀消失半年以後,可以適當恢復一些不協調競技體育運動,但一定要循序漸進、養成規律的原則,並且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活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