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骨折護理: 2周內要盡快“動起來”

骨折護理: 2周內要盡快“動起來”

  意外受傷骨折並不罕見。由於骨折傷筋動骨,嚴重的情況還得做手術,傷後術後的恢復就顯得尤為重要。骨折後一旦護理不當,可能導致黏連、感染,不僅延緩恢復速度,還可能影響愈合效果。尤其是體能較差、恢復較慢還伴有其他基礎病的老人,更要重視傷後恢復。

  骨折受傷的病人通常需要臥床休養,特別是接受骨折手術病人,一般要臥床1個月左右。“靜”養對病人的恢復來說很重要,但很多人忽略了“動”起來,這也是術後恢復的關鍵。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骨科主任醫師鄭曉輝表示,骨折康復護理的最大原則,就是要動起來。

  “骨折後,骨折端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重新愈合,這是需要靜養少走動的原因。”鄭曉輝說,不過,同時也要讓骨折附近的關節、肌肉最大限度地動起來。因為如果長期不動,關節容易產生黏連、感染,而肌肉超過3天不動就會開始萎縮。

  既要“靜”,又要“動”,看起來是互相矛盾的,其實這意味著骨折後的康復具有一定的技術性。鄭曉輝建議,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人的受傷部位、受傷程度、康復情況,來判斷哪些關節需要活動、哪些肌肉需要加強。

  一般來說,傷後術後早期,家人可以幫助病人按摩受傷部位附近的肌肉,病人在疼痛可以耐受的情況下,可以做伸腿、抬腿、肌肉拉伸等緩慢動作,幫助關節“動”起來。要注意的是,術後恢復最好在3天內就開始活動,最遲不要超過2周。

骨折護理: 2周內要盡快“動起來”

  清洗、熱敷、按摩:減少活動疼痛

  鄭曉輝說,病人還可以采用一些輔助療法,減少骨折的疼痛,以便更好地活動。

  首先,用中藥清洗可以幫助消炎、祛腫脹。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中藥材清洗患部;吃行氣止痛、消腫化瘀、活血行氣的中藥;還可用中藥制成熏蒸包(沒有中藥包用熱毛巾代替亦可)對受傷部位進行熱敷。患者家屬還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學會理筋手法,對患部附近的關節、肌肉進行按摩、揉按,有助於加快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消腫。

  此外,許多中醫院針對骨折康復患者,還推出了磁療、ECM機,也可一試。鄭曉輝表示,患者要創造條件,無論主動運動還是被動運動,都要盡快采用,以助康復。

  術後飲食:

  分三期,勿急著補鈣大補

  骨折後要不要大補?補鈣、喝骨頭湯好不好?上述兩種觀點都不正確。鄭曉輝說,一般來說,骨折的術後飲食分三個關鍵期,飲食的重點有所不同:

  骨折初期(傷後、術後1-2周):此時不宜大補,也不需要補鈣,而要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因此,飲食上建議以清淡為主,吃薄素、易消化的食物,忌油膩、生冷、酸辣及發物,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蛋類、魚類、瘦肉粥等。除了體質非常虛弱的人群,一般可用田七煲湯喝。

  骨折中期(傷後、術後3-4周):此時筋骨開始接續,淤血散而未盡,氣血尚未調和。因此,此時適合活血理氣、舒筋活絡。飲食上可以由清淡轉為清補,在之前飲食的基礎上,可加上去皮雞湯、黃芪瘦肉湯、清補涼瘦肉湯、豆制品等。還可適當補充維生素A、D,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骨折後期(傷後、術後5-6周):此時骨折部位基本消腫,但久病必虛,因此可以適當進補。宜以補肝腎、養氣血、壯筋骨的食療為主。此時可以多喝骨頭湯,吃動物肝髒、甲魚、豬腳、豬脊骨等,花生豬腳湯、核桃煲脊骨都是經典食療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