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搶搶!一個春節假期,多少人因為在手機上搶紅包而誘發頸椎病、肩周炎?專家介紹,由於現代人越來越多地長時間用電腦和手機,肩周炎的發病人群不僅增多,而且低齡化也日趨明顯。專家分析,肩周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平時過度勞累、慢性姿勢損傷或急性扭傷、跌傷或受涼等因素。此外,多數人在更年期時,由於內分泌激素變化,會出現小血管收縮,使局部缺血加重,從而發生肩周疼痛,民間又稱“五十肩”。專家提醒,患有肩周炎,切忌因為疼痛而忽視功能鍛煉,尤其是在治療後的三個月內,更要堅持肩部鍛煉,以防止松開的肌筋膜再粘連。
病例:越不動肩周炎病情更易加重 今年51歲的李姨,患右側肩周炎已經大半年了。因為疼痛,她從來都不敢活動右肩膀。“因為抬起右手摸摸背部也痛,用梳子梳頭也痛,晚上還會痛醒。”於是,她經常服用止痛藥,可是即使服用止痛藥,也只能稍微緩解,沒多久又開始痛了。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晚上更糟,肩膀不動也會痛,經常整夜睡不著。動則疼痛,讓她不敢運動和鍛煉。後來,她聽說“爬牆”動作對肩周炎有效,可是,她只要“抬一下肩膀就痛”,於是,沒做幾次就放棄了。結果,肩周炎越來越嚴重。 “李姨這個病例,是典型的肩周炎。而她最終放棄鍛煉,更進一步加劇了病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盧振和說,疼痛是肩周炎最突出的症狀。剛開始的時候,疼痛往往較輕,慢慢會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尤其是在肩關節旋轉、上舉、外展等運動時更為明顯,甚至劇痛難忍,但患者不能因為疼痛而忽視功能鍛煉。 誘因:過度勞累、慢性姿勢損傷 盧振和說,肩周炎多與平時過度勞累、慢性姿勢損傷或急性扭傷、跌傷或受涼等因素有關。 她解釋,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肌腱老化,保護功能下降,肌腱和骨頭的摩擦會加劇。由於肌腱套退化、粘液囊發炎,肌腱套四塊肌肉就不能把“球”固定在“碟子”中間,肩關節就不穩定了,容易脫臼,這樣肩部韌帶就要努力拉扯,過度使用,最後變松。這樣形成惡性循環,肌腱套又要更加努力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最終造成肌腱炎症。 “肌肉筋膜炎症使得肌肉變硬,壓迫了營養小血管,所以在吹空調或天氣變冷,甚至晚上睡覺時,血流不足,肌肉就會缺血缺氧導致酸痛。”她說,多數人在更年期時由於內分泌激素變化,會出現小血管收縮,使局部缺血加重,發生肩周疼痛,所以民間又稱為“五十肩”。 病根:超級肌腱和粘液囊易出問題 “肩周炎的形成其實與肩部解剖結構密切相關。”盧振和介紹,肩部最深層是骨頭,這個關節的主要結構就像一個球和一個蓋在球上的碟子,“球”就是肱骨頭,所以肩關節不穩定,容易受損;中間層是韌帶,為肩膀的保護囊;第三層是肌肉層,這裡有個重要結構叫肌腱套,由四塊肌肉包繞而成,肩前有一塊,肩後有兩塊,肩膀頂部還有一大塊肌肉。多數疾病都出現在這頂部的“超級肌腱”上,因它對控制“球”的活動起重要作用。“肌腱套四塊肌肉的主要功能是把‘球’恰當地固定在‘碟子’中間,穩定肩關節,使其順利地活動並讓胳膊可高舉過頭頂。”此外,肩關節的骨頭和肌腱之間還有個天然的“緩沖器”—粘液囊。粘液囊可減少摩擦,利於關節活動。但粘液囊也很容易發炎,引起肩膀疼痛。 治療:關鍵靠自己堅持主動鍛煉 盧振和說,肩周炎的治療,主要是針對肩關節周圍粘連的肌腱。病情嚴重者,可使用打針的方法松解,包括小針刀、電熱針、射頻等。 此外,還有一種不用打針的治療手段叫“沖擊波”,即用類似“碎石”原理的儀器發出的脈沖波電流,使肌肉骨頭血流改善,讓疤痕松開,從而緩解疼痛。 但是,盧振和認為,無論接受了哪種治療,最關鍵的還是靠自己堅持主動鍛煉。“尤其是在接受治療後的三個月內,患者需要每天都堅持肩部鍛煉,以防止松開的肌筋膜再粘連。” 她特意推薦由以下六個鍛煉動作組成的肩周操,並提醒,沒有接受打針等治療的患者堅持這樣鍛煉,同樣有效。 肩周炎患者自我鍛煉 1.扯毛巾 2.用正常的(右)上肢幫助(左)患肢上抬 3.用正常上肢(右)抓住患肢(左)手腕,盡量上拉 4.雙手上舉作抱頭狀,雙肩部同時作外展和內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