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康復理療 >> 關節炎的運動處方

關節炎的運動處方

  關節炎是一種關節疼痛、腫脹,甚則活動障礙和有肢體變形等症狀的疾病。發病原因較多,如細菌感染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外傷引起創傷性關節炎,風濕病引起風濕性關節炎,也有原因不明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關節炎發病率較高,是一種常見病。

  1.鍛煉目的:通過鍛煉改善關節活動情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關節代謝和營養得以提高,加強肌肉、韌帶的功能,提高肌肉力量。

  2.運動強度:關節炎患者在急性期與亞急性期,一般患肢均有運動障礙,運動量應控制在每分鐘最高心率100~120次,由小強度向中等強度過渡。對臨床症狀已基本好轉者,運動量可控制在每分鐘最高心率110~130次。

關節炎的運動處方

  3.運動種類與練習次數、時間:

  (1)被動活動:適用於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與亞急性期。為防止炎症、疼痛而活動過少,引起關節代謝和營養障礙,使骨質疏松,軟骨、肌肉萎縮等,不能自行進行大范圍關節活動的患者,可在別人幫助或健肢的幫助下,對患肢進行被動的關節屈伸運動。如膝關節活動,可睡在床上在別人的幫助下使膝關節進行屈伸運動,也可坐在床上或坐在椅上自己用雙手扶膝進行屈伸運動。每日2~3次,每次練習10~20個屈伸動作,以後逐漸增加屈伸次數。

  (2)主動活動:通過被動運動使關節活動情況有較大的改善後,為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肌肉、韌帶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即可進行主動活動。下面介紹一種醫療體操。

  1)腕關節: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交叉屈肘在胸前,一手用力壓另一手手腕,進行彎曲、伸展練習。每日練習2~3次,每次1~3分鐘。

  2)肘關節: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下垂於體側(也可左手托右手或反之),體前屈肘,逐步加大屈肘角度。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20~30次屈肘活動。

  3)肩關節:①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手垂於體側,做側平舉、前平舉、上舉練習,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10~20次舉臂動作。②兩腳開立,兩手屈肘抱頭,做兩臂的內合、外展練習(圖88),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20~30次展、合臂動作。

  4)踝關節:①立位,兩手叉腰,重心落在一腳上,另一腳腳尖著地,做內外旋轉練習。每日練習2~3次,每次1~2分鐘。②坐位,坐在椅子上,兩手扶椅,兩腳懸空,做踝關節內外旋轉練習。

  5)膝關節:①兩手扶椅子背或床頭下蹲、起立,下蹲時盡量蹲深,腳跟不要離地。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10~20個下蹲、起立動作。②兩手叉腰成弓箭步,兩腿交替反復進行練習。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10~20個換腿動作。

  6)髋關節:一手扶椅子背或床頭,一手叉腰,單腿做前踢後擺動作(圖90)。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10~20個前踢後擺動作。

  7)脊椎:①仰臥位,做仰臥起坐或“V”形舉腿(臂腿伸直,同時舉胸舉腿,胸腿向中間靠攏,肘、膝關節保持挺直)。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5~15個“V”形舉腿動作。②俯臥位,兩腳伸直,雙手前伸,手腳同時用力離床,使身體呈反弓形。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5~15個“反弓”動作。③立位,兩腳開立稍寬於肩,兩手叉腰,做前後、左右的屈體、彎體運動。每日練習2~3次,每次做10~20屈體彎體動作。

  (3)按摩:為了減輕關節和肌肉的疼痛,在進行醫療體操前後,可對患病關節附近的肌肉進行推按、擦摩和揉捏,每次10~20分鐘。

  (4)健身活動:通過鍛煉,關節炎的臨床症狀已基本消失,若單做醫療體操則運動量不足,應加強全身的鍛煉,增強體質。可進行慢跑,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鐘;或騎自行車(中速)5千米;或進行廣播體操、太極拳練習,每日10~20分鐘;也可適當參加羽毛球、排球等活動,每次不超過20分鐘。根據體質情況,再逐步加大運動量。

  4.注意事項:活動時一定要嚴格控制運動量,循序漸進,由小到大,時間由短到長。下肢(膝關節)和骶髂關節有炎症,症狀較嚴重者,應慎用太極拳練習。關節炎急性發作伴有發熱、食欲下降、身體虛弱、貧血等全身症狀時,暫不宜參加醫療體育活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