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蘇黎世Balgrist大學附屬醫院骨外科的MohyE.博士人對該院中保守治療的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保守治療過程中骨折端再移位發生的時間點及相關危險因素(包括患者本身及骨折特性兩方面的因素),並將結果發表於近期的ArchOrthopTraumaSurg上。
2000年至2009年Balgrist大學附屬醫院共有593例股骨頸骨折的患者入院治療,其中61例患者(83.0±9.9歲)的骨折端對位對線良好,對這些患者行非手術治療,記錄骨折端移位發生的時間及患者相關危險因素與影像學參數的情況。
圖1:一例75歲女性股骨頸骨折患者,初始行保守治療時的X線片:(a)為前後位、(b)為軸位,診斷為GardenI型。患者疼痛加重並發生骨折端移位後的X線片:(c)為前後位、(d)為軸位。
結果顯示61例患者中34例(約55.7%)在骨折後12周內發生骨折端再移位,這些患者中有20例(38%)的股骨頸骨折分型由初始的GardenI型修正為GardenII型,該類不確定分型患者發生骨折端再移位的風險是確定為GardenI型骨折患者的3倍。同時骨質疏松也是骨折端再移位的危險因素。
因此作者認為保守治療可作為股骨頸骨折的一個治療方案,但必須嚴格選擇適應人群,保守治療過程中發生骨折端再移位主要與Garden分型錯誤有關,准確的Garden分型對於股骨頸骨折治療的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GardenII型股骨頸骨折應選擇手術治療。